鸥自忘机水自流,掉来小艇一竿投。
羽沈最喜才衔饵,纶掣何妨惯脱钩。
双桨夕阳红蓼岸,片帆明月白蘋洲。
等闲收拾蓑衣去,把酒高歌傲五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枢的作品,描述了垂钓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 垂钓
- 鸥鸟自在地游弋在水中,而水面也随着水流自然流动。这里的“忘机”意味着鱼儿不担心渔者的存在,它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 小艇缓缓地划过来,渔者用竹竿投掷鱼饵,等待鱼儿上钩。这里的“一竿投”形象地描绘了渔者的动作。
- 羽沈最喜才衔饵
- 当小鱼咬住了钓饵时,渔者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说明鱼儿上钩了。
- “纶掣何妨惯脱钩”则表示渔者并不担心鱼会挣脱钓钩,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形。
- 双桨夕阳红蓼岸
- 夕阳下,渔者划着两只船桨,沿着岸边前行。这里的“红蓼岸”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河岸景色。
- 片帆明月白蘋洲
- 在明亮的月光下,渔者的一片小船驶向一个白色的芦苇洲。这里的“明月白蘋洲”形容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等闲收拾蓑衣去
- 渔者收拾好捕鱼工具,准备回家。这里的“等闲”表示随意的意思,表达了渔者的轻松和满足。
- 把酒高歌傲五侯
- 渔者回到家后,举杯畅饮,并高歌自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权力地位的蔑视。这里的“傲五侯”意味着渔者不屑于与权贵为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者在湖边垂钓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鸥鸟、小艇、鱼饵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渔者的自由自在、对鱼儿的喜爱以及轻松的心态都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诗中的“傲五侯”表达了渔者对权力地位的轻蔑,体现了他的独立和自由精神。整首诗既展现了渔者的生活情趣,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