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术卓然为当代宗,恸同时元老凋残,差幸硕果仅存,遗型远比灵光殿;
富贵寿考允矣迪先人烈,忆两载绛帏追侍,安得中郎可作,落笔亲刊有道碑。
【注释】
挽郭嵩焘联:①文章经术卓然为当代宗,恸同时元老凋残,差幸硕果仅存——郭嵩焘(1818—1890),字克庄。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历任御史、礼部尚书等职。光绪初年任两广总督,后升云贵总督,封一等威毅伯。他一生以廉洁奉公著称,对清朝政治有所贡献,但因坚持改革而得罪权贵,晚年遭谗落职回乡。此联是哀悼他的去世。②遗型远比灵光殿;③安得中郎可作——郭嵩焘有感于自己虽已落职还乡,却仍能“留余热”在世,所以有此感叹。中郎,指东汉陈蕃(字仲举)曾自请解印绶归家,与友人书言:“若州府不烦,吾便高卧北窗下,以终余年。”后人遂以“中郎”借指退隐。灵光殿,即明太祖所建的灵谷寺,今北京西苑西北隅。郭嵩焘曾为明孝陵守墓人。
译文
文章和经术,郭嵩焘堪称当代之宗师,悲痛的是同代元老凋零殆尽,只幸运地留下了他这个硕果仅存者。
富贵寿考允矣迪先人烈,忆两载绛帷追侍,安得中郎可作,落笔亲刊有道碑。
注释
①文章经术卓然为当代宗:文章和经术,郭嵩焘堪称当代之宗师。②恸同时元老凋残:悲痛的是同代元老凋零殆尽。③差幸硕果仅存:《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意思是董仲舒专心致志读书,连花园都未曾进去过,可见其学问之渊博。《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有“南山有台,北山有莱”,《毛传》:“言台犹贤也。”朱熹注:“台之言特也。”意思是说,只有像郭嵩焘这样的贤才才能独当一面。④遗型远比灵光殿:遗型,这里指郭嵩焘遗留给后人的风范和榜样。⑤安得中郎可作:安得,怎么得到?中郎,指东汉陈蕃(字仲举)曾自请解印绶归家,与友书言:“若州府不烦,吾便高卧北窗下,以终余年。”后人遂以“中郎”借指退隐。⑥落笔亲刊有道碑:落笔,指挥毫。有道碑,即有德碑。郭嵩焘曾在明孝陵守墓,明孝陵前有一通石柱刻有“有道碑”三字,郭嵩焘为此写了一篇铭文,见《碑传集》。⑦绛帷追侍:绛帷,用绛纱做的帐子。古代帝王出行时,由左右大臣护驾,谓之“扈从”。郭嵩焘曾两次随皇帝巡幸江南,故称他为“绛帷追侍”。⑧中郎可作:东汉陈蕃曾上书请求解官归田,被荐为议郎,后迁丹阳太守,因政绩显著被征还京任职,再转任豫章太守。后来辞官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