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寒士始,以寒士终,笃论不磨,纵勋业震古今,犹是诸生本色;
吾将安归,吾将安仰,哲人其萎,俾悲哀弥宇宙,岂惟私诔伤心。
【注释】
寒士:贫苦的读书人。笃论:坚定的见解或评论。安归:归宿,指死亡。哲人:贤者、圣人。弥:遍,充满。私诔:私下哀悼。伤心:内心感到悲伤。
【译文】
我以一个贫困的读书人开始,又以一个贫困的读书人结束,坚定正确的见解不会被磨灭,即使我的勋业震动古今中外,仍然保持着学生时的品质;
我不知将去何处,也不知该往哪里仰望,贤人终将枯萎,让悲伤弥漫宇宙,岂止是私下里哀悼才使人伤心。
【赏析】
彭玉麟是清朝末年著名抗清名将,他一生忠心报国,屡立战功。但晚年他却因“谋叛罪”被赐令自尽,这使他十分悲愤和绝望,因此写下了这首挽联,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自己悲惨命运的感叹。
上联“以寒士始,以寒士终”,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说彭玉麟生前是个贫困的读书人,死后也还是如此。其实不然,这里用寒士来比喻他的出身低微,但他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大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抗清英雄。而下联“吾将安归?吾将安仰?”则表达了他在晚年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不安。这两句诗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得失荣辱。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让自己更加坚强和自信地去迎接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下联“哲人其萎”,意思是说像孔子这样的贤人最终也会枯萎衰败。这里的“哲人”指的是孔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其萎衰败”则表示孔子晚年遭遇了政治上的失意和挫折,甚至一度被流放至外地。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是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孔子这种高尚品质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