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池倒影落霞红,碎锦残花入镜中。
小榭临流窗四面,袭人衣袖紫薇风。
纳凉
平池倒影落霞红,碎锦残花入镜中。
小榭临流窗四面,袭人衣袖紫薇风。
注释:
纳凉:在凉快的地方休息或游玩。
平池倒影:指池塘中的倒影。
落霞红:晚霞映照的景色。
碎锦残花:凋零的花朵。
入镜中:映入水中。
小榭临流:小亭子靠近水流。
四面:四面的窗户。
袭人衣袖:被风吹拂。
紫薇风:紫薇花的香气。
平池倒影落霞红,碎锦残花入镜中。
小榭临流窗四面,袭人衣袖紫薇风。
纳凉
平池倒影落霞红,碎锦残花入镜中。
小榭临流窗四面,袭人衣袖紫薇风。
注释:
纳凉:在凉快的地方休息或游玩。
平池倒影:指池塘中的倒影。
落霞红:晚霞映照的景色。
碎锦残花:凋零的花朵。
入镜中:映入水中。
小榭临流:小亭子靠近水流。
四面:四面的窗户。
袭人衣袖:被风吹拂。
紫薇风:紫薇花的香气。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吴淞烟水隔伊人,几度西楼望月轮。 不信陇头无驿使,也应寄我一枝春。 诗句注释 1. 吴淞烟水:指的是长江入海口的吴淞,因江水雾气蒸腾形成朦胧的水汽。 2. 隔伊人:形容距离之远,仿佛隔着一个人。 3. 几度西楼望月轮:多次在西楼望着月亮,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 4. 陇头:指陇山之巅,古代传说中是马匹传递信息的地方。 5. 驿使: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使者。 6. 一枝春
【注释】: 贾丈汉庭:《太平御览》卷七二五引《汉武内传》:“汉武帝时,有方士李少翁,字君良,能为武帝画神鬼之图,武帝常以问少翁。少翁曰:‘上令臣画臣所思,终不能得其形像。’帝笑曰:‘卿大有理,是诚得其形像矣。夫得其形,不如得其实焉。今皇帝即位,子为天子,何异此乎?’于是遂画云气、宫殿、龙虎、神走、飞鸟、奇兽之属,皆自然而生,不需人功者。”又:“少翁乃作画云气、宫殿、龙虎、神走、飞鸟、奇兽之属
《途中》 天外青山隐夕阳,烟波缥缈忆江乡。 白云无路归鸿鹄,海燕翩翩底事忙。 注释: 1)“天外”:天空之上,指远方。 2)“青山”:山的颜色是青翠的,故称青山。 3)“隐”:躲藏。 4)“夕阳”:落日。 5)“烟波缥缈”:形容水面上的雾气迷蒙,水波渺茫,景色很美。 6)“忆”:思念。 7)“江”:这里指长江。 8) “无路”:没有道路,即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9)“归鸿鹄”:归去的鸿鹄
【注】江豚:长江中的一种大鱼,形似海豚。碧澜:青绿色的波浪。篷窗:船篷上开的小窗。怒潮:凶猛的潮水。 黄浦江待渡 出没江豚拜碧澜,篷窗薄暮倚阑干。 怒潮忽向天边起,一夜涛声枕上寒。 译文 出没的江豚在碧绿的水波中游动,船篷小窗映着夕阳,我在栏杆旁斜倚着沉思。 突然,凶猛的潮水向天边涌来,一夜的涛声让我辗转难眠。 赏析 《黄浦江待渡》是宋代诗人王观所作。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乘船在江面上游览的情景
翠峰寺 古刹依山竹绕楼,岚光飞黛结松楸。 老僧不解谈经偈,但向青峦说石头。 注释: 1. 古刹依山竹绕楼:古老的寺庙坐落在山上,周围被竹子环绕。 2. 岚光飞黛结松楸:山上的雾气缭绕,如黛色的烟雾与松树、楸树交织在一起。 3. 老僧不解谈经偈:老和尚不懂佛经中的偈文,只是向山上的青石讲述。 4. 但向青峦说石头:他只是在青石上讲经论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环翠楼闻篴 草短沙平雁下滩,小楼初夜凭阑干。 月明何处吹渔篴,秋水梅花一味寒。 注释: 环翠楼:即“翠微亭”,在今安徽省芜湖市南。 篴:一种竹制乐器,类似笛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美景画面,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第一句“草短沙平雁下滩”,描述了秋天的景象,草已经短小,沙平如镜,大雁在沙滩上落下。这里的“草短”和“沙平”都是形容秋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