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腾云黑,风驰挟雨流。
乍惊孤馆梦,却破故园愁。
石径静如沐,江城清若秋。
明朝问归路,翻恐涨芦洲。

注释:

月落腾云黑,风驰挟雨流。

月亮落下,云彩腾起,天空被乌云遮盖;风吹过,挟着雨滴流动。

乍惊孤馆梦,却破故园愁。

突然惊醒,感到孤单;却又打破心中旧时的忧愁。

石径静如沐,江城清若秋。

石头小径安静如洗,江河之城清澈如秋日。

明朝问归路,翻恐涨芦洲。

明早询问回家的路,恐怕又要看到芦苇洲上水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情感的诗。全诗通过描写夏夜的雨景、风声,以及梦中的景象和清晨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月落腾云黑,风驰挟雨流”描绘了夜晚的天空和雨水的景象。月落之后,乌云密布,天空显得暗淡而压抑。风在吹拂,挟带着雨水,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营造了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乍惊孤馆梦,却破故园愁”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突然惊醒,感到了孤单与不安,同时也打破了心中的旧愁。这一部分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感受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颈联“石径静如沐,江城清若秋”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变化。石头小径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平静而明亮,江城则像秋天一样清新宁静。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尾联“明朝问归路,翻恐涨芦洲”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明早他将询问回家的路,但又担心见到熟悉的景物——芦苇洲上的水位上涨。这一部分通过对未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加深了诗的主题,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张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担忧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