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水火无弗与者;于禽兽又何难焉。

【注释】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回答。求:寻求。水火:指人间的疾苦。与:给予。又何难焉:有什么困难呢?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名句。《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求为外物所诱,而求得其利,则天下之人莫不皆然,而况于禽兽乎!”这是孟子对那些“饥则求食,寒则求暖,劳则求佚”的人的批评和警告。诗人以孟子的话作引子,说明他对于这种贪婪自私、不知满足、不知节制的行为,是不会赞同的。

诗的前两句,用问答的形式,表明了孟子的观点。它表达了一个道理:人们如果能够做到像对待水火那样,把一切困难都当作自己的敌人;那么,对于世间的一切,就没有什么困难了。这里所说的“水”,是指人的本性,即人的天性;而“火”,则是比喻人间的痛苦、灾难等。“无弗与者”即“无不给”,意为没有不给的。“于禽兽又何难焉”即“犹言‘对于飞禽走兽又有何难’,意谓在动物界中也不存在什么困难”。“又何难焉”就是“又何患焉”。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它概括地总结了前文的内容,并引出后文对贪得无厌、不知节制行为的批判。

后两句承接前一句,进一步发挥论述。“于禽兽又何难焉”,意思是:即使是禽兽,也不懂得追求更多的利益,更何况人乎?“难”字在这里有反诘的意思。诗人运用设问的手法,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见解。最后两句,是对贪得无厌、不知节制行为的批判。诗人认为,人们之所以贪得无厌、不知节制,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些行为都是有害的、错误的。因此,只有消除这种不良的思想,才能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的要求,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