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管仲晏子犹不足为欤。
注释:
四书对:《论语》《孟子》《礼记》和《中庸》。
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王顺,即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他死后留下遗嘱说:“我死后子孙若不能事奉我的话,那就请把尸首埋在东郊。”这就是所谓的“长息”。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欤:管仲、晏婴都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们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到不幸。这里用他们的事迹来反衬王顺的高尚品格。
译文:
孔子、孟子、《礼记》、《中庸》这四部经典,都是儒家的代表性著作。其中,《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思想;《礼记》包含了古代的各种礼仪知识;《中庸》则是关于修身养性的理论。王顺虽然有很高的声望,但临终时却嘱咐子孙要以孝道侍奉自己,这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连管仲、晏婴这样的名臣也不能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对比王顺和管仲、晏婴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赞美和推崇。王顺临终前以孝道待人,这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连管仲、晏婴这样的名臣也不能与之相比。这首诗通过对管仲、晏婴的贬低,突出了王顺的高尚品德,反映了儒家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