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草延阴砌,蕉叶新抽短。
所欲非幽深,会静疑山馆。
浮云知我心,归山意亦懒。
开瓮渥诗肠,独酌不计碗。
醉卧南窗下,衣受落花满。
【注释】
秋雨不止,再步前韵。二
苔草延阴砌,蕉叶新抽短。
所欲非幽深,会静疑山馆。
浮云知我心,归山意亦懒。
开瓮渥诗肠,独酌不计碗。
醉卧南窗下,衣受落花满。
【赏析】
这首《秋雨行》作于公元1053年(宋仁宗嘉祐八年)。时诗人正在杭州任通判,此诗即是他在杭州任上所作的一首五绝。
首联“苔草延阴砌,蕉叶新抽短”是说:苔草长在阴暗的台阶边,蕉叶刚刚抽出短短的幼苗。“苔”指青苔,这里用以点明时间,表明是秋天。“延”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苔藓生长的自然状态。“阴”,指台阶下的黑暗处。“短”,说明蕉叶尚未展开。这两句写景,以动显静,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观察入微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颔联“所欲非幽深,会静疑山馆”是说:我的愿望并不在于幽深的地方,而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来住。“所欲”,即所愿。“非幽深”,即不是幽深的地方。《世说新语·言语》:“谢安年少时,问谢万曰:‘我使人于室中斋洗,既毕当出户,不见者,何以?’万曰:‘譬如人有车马俱至门,宁入门耶?此盖自失耳。”意思是,谢万认为谢安不必要到屋外去迎接客人,因为客人已先到门前等候了。“会静”,即希望安静。“疑山馆”,怀疑这是一座山中的别墅。这两句通过谢万与谢安对话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渴望宁静的心情。
颈联“浮云知我心,归山意亦懒”是说:浮云似乎知道我的心思,所以我打算回家乡去了。“浮云”,喻指飘流不定的世俗生活。“知我心”,即知道我心中的思想感情。“归山意亦懒”,即回家乡的想法也有些懒散。这两句写诗人归隐之心日益迫切。
尾联“开瓮渥诗肠,独酌不计碗”是说:打开酒瓮,我的诗肠都充满了,独自饮酒,连碗都忘了放下。“开瓮”,指打开酒瓮取酒饮。“渥诗肠”,即使诗肠充满,意即饮酒过量。“独酌”,指独自一人饮酒。“计碗”,意即忘记放碗。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从艺术上看,则写得明白如话,自然流畅,语言浅切而富有音乐美,是一首成功的山水小赋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