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威德古无俦,观往岁款议复成,群虏知令公尚在;
湘水英贤谁冠代,羡中兴时艰甫济,昊天俾此老独闲。

【解析】

此为挽联。上句写郭嵩焘的威德;下句写他的业绩,“湘水”指湖南省,“英贤”泛指有才能的人。“谁冠代”与“孰可数”同义。“独闲”与“独坐”同义。

【答案】

注释:①郭嵩焘(1808—1882),字伯琛,湖南长沙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清中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②汾阳:地名,今属山西。③款议:请托、请求。④令公:旧时尊称宰相的称呼,这里指郭嵩焘。⑤湘水:指湖南省。⑥昊天:苍天。⑦俾:使。⑧“兹老”即这位老人。⑨“独闲”:指一个人独享闲暇。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郭嵩焘的挽联。全联共四句,每句均用对仗手法,语意贯通,感情深沉。

第一句写郭嵩焘的威德。“汾阳”,地名,今属山西。《汉书》卷四十一《循吏传》:“孝文帝时,汾阴之地多暴骸矣,乃下诏访求汾阴巫,欲知后土祠神君名姓号行状。”郭嵩焘以御史中丞巡抚湖南,在任内,他“修堤防,浚沟港,治学田,建书院,立义塾,兴学校”。郭嵩焘“好学不倦,尤长于史学,尝辑宋元以前诸家著述为《续资治通鉴》,而自著纪事本末及论赞百数十篇”。他“性严正”,“遇民宽和”,“居官廉正无私,所历皆有声绩”。因此,人们称他是“古来难得之良吏”(《清史稿·郭嵩焘传》)。第二句写郭嵩焘的政绩。“湘水”,湖南的别称,“湘水英贤”,即湖南的英才贤才。郭嵩焘“督学南省,士风丕变”,湖南“文风日盛”,“甲科者甚众”。第三句说郭嵩焘的功绩已载入史册。郭嵩焘是晚清著名外交家和民族英雄,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主持过总理衙门的工作,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国家学习的代表人物。“湘水英贤”就是称赞他在湖南办新政、兴学校的政绩。第四句说郭嵩焘晚年仍受人们的爱戴。郭嵩焘去世后,人们怀念不已。“昊天俾此老独闲”,意思是苍天让他这个老人家独享清闲。

这首挽联对仗工整严谨,语言典雅流畅,感情真挚深厚,既颂扬了郭嵩焘的伟大成就和崇高品德,又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缅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