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面山坐,山远意自亲。
披云入山中,弥觉所历真。
漭流震厓谷,仄蹬迷荆榛。
局步眩反顾,攀援惬前因。
高岩驻夕景,阴壑无阳春。
酌彼涧中水,憩此石上茵。
夙闻乔木末,时有餐霞人。
古台閟灵迹,石扇空嶙峋。

【解析】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作者以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比喻、精炼的笔法,描绘了游石门山时所见景物和所感情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终朝面山坐”,写作者面对高山长时间静坐欣赏,山远而意亲。“终朝”是“整日”,“面山坐”就是面向高山静坐。

第二句“披云入”写作者披着云雾走进山中。“披云”是“拨开云雾”,“入”是“进入”。“披云”是说作者进入山中,是说诗人登山之始。

第三句“弥觉所历真”,“弥”是“更加”,“觉”是“感到”,“所历真”指“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受”。这一句的意思是:越往深处走,越能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

第四句“漭流震厓谷”,“漭”是“大浪”、“波涛汹涌”,“震崖谷”是形容水流冲击崖谷发出的巨大声响。这四句是说:在山中行走,波涛汹涌,冲击崖壁,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第五句“仄蹬迷荆榛”,“仄蹬”是“陡峻的台阶”,“荆榛”是“荆棘丛生”,“迷”是“迷失”。这一句的意思是:陡峭的台阶上荆棘丛生,使人迷失方向。

第六句“局步眩反顾”,“局步”是“局促不安的步履”,“眩”是“眼花”,“反顾”是回头看,这四句的意思是:因局促不安的步履,回头望望四周,才觉得前面有路。

第七句“攀援惬前因”,“攀援”是“攀缘、攀登”,“惬”是“满足”,“前因”是指之前登山时的愉悦心情。这一句的意思是:攀援而上,才感到满足。

第八句“高岩驻夕景”,“高岩”是指高处险要的岩石,“夕景”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这一句的意思是:站在高处的岩石上,观赏着夕阳的美景。

第九句“阴壑无阳春”是说阴深的山谷里没有阳光,看不到春天景色。“阴壑”是“深谷”,“阳春”是“明媚的春天。这一句的意思是:站在高处的岩石上,观赏着夕阳的美景,又看到深谷里看不到阳光。

第十句“酌彼涧中水”,“酌”是“取饮”,“涧中水”是指山涧中的泉水。这一句的意思是:取山涧中的水来喝。

第十一句“憩此石上茵”,“憩”是“休息”,“石上茵”是指石头上的垫子。这一句的意思是:在这里休息一下。

第十二句“夙闻乔木末,时有餐霞人”,“夙闻”是“早听说”,“乔木末”是指树梢上,“餐霞人”是指吃白云的人。这一句的意思是:早听说这里有大树的树梢上,时常有吃白云的人。

第十三句“古台閟灵迹”,“閟”是“关闭”。“閟灵迹”是指封闭着神灵留下的遗迹。这一句的意思是:古老的台观封闭着神灵留下的遗迹。

第十四句“石扇空嶙峋”,“石扇”是指岩石,“嶙峋”是“参差不齐的样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这些岩石参差不齐,十分奇特。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描写细腻,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