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晋卓锡季华,大启丛林,阅年最久;
念西土传经上国,重兴法宇,历劫不磨。

诗句释义

1 自东晋卓锡季华 - 这里指的是佛教高僧释迦牟尼佛的圣迹之一“卓锡”(意为将锡杖放下,表示传教)。“季华”是地名,指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东晋时期(317年-420年)佛教传入中国后,释迦牟尼在此地设立了寺庙,开始传播佛法。因此,此处描述的是佛山经堂寺的历史背景。

  1. 大启丛林 - “启”在这里是指开启、开垦的意思。“丛林”在佛教中指的是修行者聚集的场所,也指各种树木密集的地方,常用来比喻修行人众。此句意指该寺庙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建立,并且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中心,为无数佛教徒提供了学习和修行的场所,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2. 阅年最久 - 这里的“阅”是阅读、计算的意思,“最久”则强调了时间的长久。整句话意味着佛山经堂寺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传承,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地方。

  3. 念西土传经上国 - “念”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怀念或思考,“西土”指的是西方佛教国家或地区,“上国”指的是中国的古称,这里用来指代中国。这句话的意思是,想到西方的佛教国家和中国的佛教传统,都重视佛法的传承和弘扬,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4. 重兴法宇 - “重兴”意为重新振兴或复兴,“法宇”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实践。此句表达的是该寺庙在历经多次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又重新恢复了其原有的地位和功能,继续承担着传承和推广佛法的责任。

  5. 历劫不磨 - “历劫”指的是历经许多困难和挑战,“磨”在这里有磨练、考验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该寺庙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其佛法和修行者的精神家园,显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译文

从东晋时代,释迦牟尼在季华之地留下了足迹;
至今,这座古老的寺庙依然矗立,岁月流转未曾改变。
思念那遥远国度,传经送法,我们不忘初心;
历经沧桑仍坚韧不摧,重焕生机。

赏析

《佛山经堂寺联》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宗教情感的诗歌。通过对东晋时期佛山经堂寺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现代寺庙精神面貌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诗中的关键词“卓锡”、“丛林”、“历劫”等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代表了佛山经堂寺的历史和文化地位,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历久弥新的精神风貌。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