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筱密复疏,苍然倚卷石。
春风坐弹琴,一啸湘烟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题画时,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的心情。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竹”字。前两句是写画中竹的形象:竹丛密而又疏,苍劲地依傍在卷曲的石头上。后两句则是写画中的竹的精神:春风和煦,竹叶摇曳,发出悦耳的琴声,一阵清风过后,湘江上空弥漫着袅袅青烟。诗人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了竹子的形象与神韵,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清幽雅静的山水画。
“幽筱密复疏”,点出画中竹丛的布局:稀疏、密集、疏落、交错。“密复疏”,写出竹的枝叶繁茂、层次分明。“倚卷石”,写出竹的姿态挺拔、刚劲有力。这两句是说,竹丛茂盛,枝干纵横交错;苍劲挺拔,犹如卷曲的巨石一样,给人以坚韧不屈之感。
“苍然倚卷石”的注释:“苍然”指草木葱茏茂密的样子,这里指竹。“卷石”是说竹的形态,像卷起的石块一样。“倚”字突出了竹的高耸挺拔,给人以雄壮之感。
“春风坐弹琴”,“春风”即春日之风,指春天的风。“坐”字表明诗人陶醉于竹林之中,忘情于大自然。“弹琴”,比喻风声。这一句是说,春风轻拂,吹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好像有人在那里弹琴一样。“一啸湘烟碧”,“一啸”是指风的声音,“湘烟”指湘江上笼罩着的烟雾,“绿”。这两句是说,一阵春风过后,湘江上空弥漫着袅袅青烟,一片宁静美好的景色。这几句诗把风的轻柔、竹的挺拔、景色的美丽写得生动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形象描写,表现了竹子的坚韧、挺拔,以及它那优美的风姿、动人的精神。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