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顷萦回入望深,邀将皓月影常临。
分明一片徐州土,宛看忠臣旦旦心。
【注释】鸿麓:山名。小咏:诗歌。朱砂潭:地名,在今湖北黄安西南。半顷:片刻。萦回:曲折盘旋的样子。徐州: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宛看:好像看见了。
【赏析】《朱砂潭》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诗作。这首诗写于宋末元初,作者因抗元复国而被俘虏北去。这首诗以朱砂潭为题,借指忠臣之心,表现了作者对故国和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异族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情绪。
首句“半顷萦回入望深”,意思是说,在朱砂潭的周围徘徊着,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半顷”形容时间之长,“萦回”形容心情之乱。
“邀将皓月影常临”中的“邀”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月光照耀着朱砂潭,就像邀请明月永远陪伴着他一样。
“分明一片徐州土”,意思是说,站在朱砂潭边,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土地。这里的“徐州”是指当时的南京,而“一片徐州土”则是指诗人心中的家乡。
“宛看忠臣旦旦心”中的“宛”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朱砂潭边,仿佛看到了忠诚的臣子们坚定的信念。这里的“忠臣”指的是南宋的忠臣,而“旦旦心”则是指他们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以朱砂潭为题,通过描绘朱砂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忠诚的坚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异族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情绪。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