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偷得一身闲,挈伴同游淡冶山。
不暖不寒三月节,有花有柳二泉间。
名园到处携吟屐,高阁缘云疑石关。
为爱春光无限好,夕阳西下未须还。
暮春偕同人游西神山
课程之余,偶得闲暇,携伴同游淡冶山。
不暖不寒三月节,有花有柳二泉间。
名园到处携吟屐,高阁缘云疑石关。
为爱春光无限好,夕阳西下未须还。
注释:
①课余:指闲暇之余。挈(qiè):带领。②淡冶山:地名,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境。③名园:有名的园林。④高阁(guǎ)缘:靠近。缘,依附、接近。⑤石关:指石门山的关口,在今浙江天台县境。⑥夕阳西下未须还:意为夕阳尚未落下,我还未归。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闲适中与友人一起游赏名胜古迹,抒发自己喜爱春天景色的感情。
首联“暮春偕同人游西神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暮春时节,正是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时候,诗人带着同伴们来到了西神山上,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暮春”指的是春季的末梢时期,也就是三月份左右,这个时间段天气既不酷热也不太寒冷,正适合外出游玩。
颔联“不暖不寒三月节,有花有柳二泉间”,进一步描绘了西神山的自然美景。西神山上气候宜人,既没有酷暑也没有严寒,正是春天花开的季节。诗人漫步在花香四溢、绿柳成荫的小路上,不禁陶醉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这里的“三月节”指的是春天的节日或季节,而“有花有柳二泉间”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边盛开的花朵和婀娜多姿的柳树,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颈联“名园到处携吟屐(jī),高阁缘云疑石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人游览了许多有名的园林,每一座园林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而在攀登高高的石头山时,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他心生向往。这里的“吟屐”是一种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行走方式,即一边走一边吟诵诗歌,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高阁缘云疑石关”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石台上,俯瞰着周围的风景,仿佛置身于仙界之中的场景。
尾联“为爱春光无限好,夕阳西下未须还”则是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深深地爱上了春天的美好时光,他希望这种美好的时光能够延续下去,直到夕阳西下的那一刻。这里的“未须还”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愿意继续沉浸在这份美好中,不愿轻易离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西神山的描绘和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