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无嫌陋,当帘草色匀。
渐侵三径路,未到十分春。
书带围犹细,裙腰染得新。
托根幽远地,何处惹红尘。
注释:
斗室无嫌陋:在简陋的小屋中也无所谓,因为这里只有花草。
当帘草色匀:如同帘子一样把绿色的草遮盖得均匀。
渐侵三径路:渐渐地蔓延到小路上。
未到十分春:还没有达到春天的尽头。
书带围犹细:就像腰带一样,缠绕着书本,仍然很细。
裙腰染得新:裙子的颜色被染成了鲜艳的新花色。
托根幽远地:把根系生长在偏僻的地方。
何处惹红尘:哪里能招来世俗的繁华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斗室无嫌陋”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能心满意足;次句“当帘草色匀”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绿草如茵,与窗帘相映成趣;第三句“渐侵三径路”表现了春草的生长速度之快,仿佛要侵占所有的小路;第四句“未到十分春”,暗示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但已经展现出无尽的生机;第五句“书带围犹细”,形容了书籍环绕着身体,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增长;第六句“裙腰染得新”,以裙子为喻,形容了春天的到来使万物都焕然一新;最后一句“托根幽远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