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谶分明复姓刘,舂陵佳气望中浮。
每逢大敌何尝怯,用治斯民亦欲柔。
诸将不教还任职,故人宁肯又封侯。
举无过事勤劳甚,偃武修文是远谋。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读后汉书光武纪
- “后汉书”是指中国东汉时期的史书,作者可能引用了其中有关光武帝刘秀的部分。
- “光武”是刘秀的年号,这里指的是他的名字。
- “纪”在这里指代的是“纪传”,是中国史籍中的一种体裁,用以记载帝王的言行和事迹。
第二句:图谶分明复姓刘
- “图谶”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预言书,多含有神秘色彩。这里的“图谶”可能是在讲述某种神秘的预言或预示刘秀将来会建立大业。
- “复姓刘”说明刘秀有双重身份,既是皇帝又是刘氏子孙,这在当时是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
第三句:舂陵佳气望中浮
- “舂陵”是指汉光武帝的故乡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这里是他的出生地。
- “佳气”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气息或者繁荣的景象。在这里,诗人用它来象征舂陵之地的繁荣昌盛。
- “望中浮”表示从远处望去,似乎可以感受到这种繁荣的气息。
第四句:每逢大敌何尝怯
- “大敌”指的是强大的敌人或困难的局面。
- “何尝”是副词,表示“从不”或“从来不”。
- 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即使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刘秀也从未表现出恐惧。
接下来是五、六两句:
第五句:用治斯民亦欲柔
- “治斯民”指的是治理人民。
- “亦欲柔”表达了治理人民的方式应该是温和的。
- 诗人在这里强调,刘秀希望通过柔和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而不是通过强硬的手段。
第六句:诸将不教还任职
- “诸将”指的是军队中的将领们。
- “不教”可能意味着他们并不需要被教导太多,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行动能力。
- “还任职”则表明这些将领仍然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执行任务。
第七句:故人宁肯又封侯
- “故人”通常指老朋友或旧交。
- “又封侯”表示这些人不仅得到重用,甚至还被封为高官。
-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老朋友的赞赏和对他们获得高位的高兴之情。
最后一联是第八句:举无过事勤劳甚,偃武修文是远谋
- “举无过事”意思是做事情没有任何错误。
- “勤劳甚”表示非常勤劳。
- “偃武修文”指的是停止武力的使用,注重文化教育。
- “远谋”表示这是一种长远的战略。
- 诗人在这里赞扬刘秀能够勤勉工作,同时注重文化的修养,这是一种深远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