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频驰逐,风光不可论。
涸溪犹饮鹿,枯树忽啼猿。
斫冻寻前路,炊烟识远村。
野梅花乱发,沽酒扣柴门。
注释:
- 由土官村之一家村:从土官村到一家村。
- 岁暮频驰逐:岁末的时候,我常常骑马到处奔跑。岁暮,一年将尽;频,常常,屡次。
- 风光不可论:风景之美无法用言语来评价。
- 涸溪犹饮鹿:枯竭的溪水中还有一只鹿饮水。涸,干涸,干枯。
- 枯树忽啼猿:枯树上忽然传来了猿猴的叫声。
- 斫冻寻前路:砍掉树枝来寻找前路。斫,砍削。
- 炊烟识远村:炊烟袅袅升起,我辨认着远方村庄的方向。
- 野梅花乱发:野地里的梅花开得杂乱无章。
- 沽酒扣柴门:买酒时敲击着柴门。沽,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岁末时节的一次游历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通过诗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的感慨。
首句“由土官村之一家村”,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这里的“土官村”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而“一家村”则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似乎是一个遥远的家乡或者亲人所在的地方。
次句“岁暮频驰逐,风光不可论”,诗人开始进入主题,描述了自己在岁末时节的游历经历。这里的“频驰逐”可能是指他频繁地驱马前行,寻找着心中的那一份美好。而“风光不可论”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论”可能指的是议论、评论,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而非外界的评判。
第三句“涸溪犹饮鹿,枯树忽啼猿”,诗人继续展开他的游历之旅。这里的“涸溪犹饮鹿”描绘了一个干旱的溪水已经干涸的景象,但依然有一只鹿在溪水中饮水。而“枯树忽啼猿”则描绘了一片寂静的树林里突然传来猿猴的叫声,给人一种空寂之感。这些景象都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衬托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四句“斫冻寻前路,炊烟识远村”,诗人继续他的游历之旅。这里的“斫冻”可能是指砍掉树枝来取暖的意思,而“炊烟识远村”则描绘了一种通过炊烟来辨认远处村庄的情景。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句“野梅花乱发,沽酒扣柴门”,诗人继续他的游历之旅。这里的“野梅花乱发”描绘了一种野地中梅花盛开的景象,而“沽酒扣柴门”则描绘了诗人在购买酒后,敲门询问主人的情景。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