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清光万里天,一年几见月华圆。
东家歌管西家酒,不到天明不肯眠。
【注释】
万里清光:指月光皎洁,普照大地。万里,形容辽阔广大。
天:指月亮。
一年几见月华圆:一年的光景里,有几回能看到月亮圆满呢?(月圆,比喻人团圆)
东家歌管西家酒,不到天明不肯眠:每家每户都有歌声,每家每户都有美酒,一直唱到天亮,还不想睡觉。(歌,唱歌;管,吹笙笛之类乐器;酒,喝酒)
【赏析】
《中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共两首,其中第一首为绝句,第二首为七律。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人们在月光下欢聚一堂,饮酒赏月,直至天亮的情景。全诗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活动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中秋之夜的欢乐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万里清光万里天”一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这里的“万里”既指月亮高悬于夜空,也暗示了人们对于团圆的期望。而“清光”则是对月光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接着,诗人以“一年几见月华圆”作为过渡,进一步强调了中秋之夜的难得与珍贵。在这里,“月华”指的是月光,而“圆”则暗示了团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团圆的渴望和珍惜。
诗人以“东家歌管西家酒”一句,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热闹氛围。这里的“歌管”指的是音乐,而“酒”则是指美酒。诗人通过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在月光下欢聚一堂的场景,他们或唱歌、或喝酒,享受着中秋佳节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娱乐和享受的重视程度。
诗人以“不到天明不肯眠”一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这里的“天明”指的是天亮的时候,而“不肯眠”则表达了人们在月光下畅饮至深夜不愿离去的情感。诗人通过这句话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无尽魅力,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中秋》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反应,传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团圆、朋友相聚以及生活快乐的珍视之情。它不仅展现了中秋节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美好时光的感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