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横海忆勤王,今日重来已十霜。
故垒萧萧留雪爪,成山渺渺渡风樯。
燕云北望君门远,岱月西悬客恨长。
若问当年征战事,劳臣有母不遑将。
【注释】
一军:指军队。横海:横渡沧海(大海)。忆勤王:怀念起在北方勤王的将领们。今日重来:今天重新来到这里。十霜:十年,指漫长的岁月。故垒:旧时的战壕。萧萧:风声凄凉。留雪爪:留下被风吹落的雪花。成山:一座座的山峰。渺渺:隐隐约约。渡风樯:渡过狂风巨浪的大船。燕云北望:望着北方的边塞和燕地。君门远:边疆遥远。岱月西悬:西边的月亮高挂在泰山上。岱:泰山。客恨长:远离家乡的人感到忧愁。劳臣:勤劳之臣。有母不遑将:有母亲不能带在身边,没有时间照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上航行至滇池时写的。诗人以“航海赴滇”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首句“一军横海忆勤王”,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一支军队正在海上航行,怀念着在北方勤王的将领们。这里的“勤王”是指古代的一种军事行为,指皇帝派兵去讨伐叛逆或抵御外侮。诗人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自己对那些为国家付出辛勤努力的将领们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二句“今日重来已十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重返故乡的感慨。这里的“十霜”指的是漫长的岁月,诗人用“十霜”来表示自己重返故乡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四句“故垒萧萧留雪爪,成山渺渺渡风樯。”描绘了故乡的景象。“故垒”指的是过去的战场,“萧萧”形容风声凄凉,仿佛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成山”指的是遥远的山脉,“渺渺”形容山峦起伏,仿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这两句诗通过对故乡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句“燕云北望君门远,岱月西悬客恨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燕云”指的是北方的边塞地区,“君门”指的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岱月”指的是泰山上的月亮。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站在故乡的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牵挂。
最后两句“若问当年征战事,劳臣有母不遑将。”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和自己的心境。这里提到了“征战事”,指的是历史上的战争。诗人用“劳臣”来形容自己是一个勤劳之臣,但因战争而无法陪伴在母亲的身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家庭的牵挂之情。
整首诗以“航海赴滇”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