戡乱功名经百战;吞夷孤愤足千秋。
【注释】
“挽”:即写。彭玉麟(1817—1852),字雪琴,湖南临湘人。清代著名将领、诗人。有《彭雪琴集》。玉麟是作者的友人、战友,因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与清军作战有功,故作者写诗以挽之。
“戡乱功名经百战;吞夷孤愤足千秋。”两句诗,一气呵成,语势跌宕起伏。首句点题,说明彭玉麟一生的功业是在平定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取得的,这是作者对他最崇敬的功绩;次句直抒胸臆,说彭玉麟的满腔悲愤,足以使千载之下的人们为之感慨。
【赏析】
此诗是作者悼念彭玉麟而作。彭玉麟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为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者对彭公的功业非常钦佩,因此写此诗以挽之。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第一句点明题目,说明彭公在平定叛乱中建立的功勋;第二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称颂彭公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句用典,说彭公的壮志未酬,令人扼腕叹息;第四句写彭公功高震主,终被朝廷所害;第五句写彭公死得冤枉,遗恨无穷;第六句说彭公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第七句用典,说彭公的事迹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最后一句点出主题,表达诗人对彭公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彭玉麟生前的英勇事迹,又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切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