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满汉口,闲云低武昌。
千年鹤楼上,烟水自苍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情感、观点以及诗句运用的手法等。
“夕阳满汉口”一句写景,诗人以夕阳映照江面,描绘出了一幅晚霞满天,江水横流的美丽景色;“闲云低武昌”一句写景,诗人用“闲云”二字点明时当暮秋之际,“低武昌”则表现了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状态。两句诗将诗人的视线引向了汉口,而“闲云”又暗示出一种悠闲的心情。“夕阳”“闲云”、“汉口”,三个关键词语,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
“千年鹤楼上,烟水自苍苍。”一句写景,鹤楼位于武昌城之西,登楼远眺,可以尽览长江之胜。“千年”二字写出了历史之久远,也写出了鹤楼的历史地位,更突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之情。“烟水”一词是诗人眼中的景象。“自苍苍”三字,既写出了烟水的迷蒙之态,也表现了江水之浩渺。“苍苍”二字,写出了烟水苍茫,无边无际的特点。
【答案】
(1)注释:汉阳城在武汉市内,因临江而得名。
译文:夕阳把江水照得一片通红,闲适的白云低垂在武昌城上空。
赏析:首联写景。首句写夕阳映照着汉江的水面,次句写天边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夕阳”“闲云”“汉口”三个关键词语,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
(2)注释:鹤楼位于武昌城西,建于南朝刘宋元嘉二年,为观赏长江和黄鹤楼而建。
译文:我登上了千年的鹤楼,只见烟雾弥漫,长江水波滚滚。
赏析:颔联写景。诗人登上千年的鹤楼后,眼前展现出的是一幅江天相接、浩瀚无垠的壮阔画面。尾联抒情。诗人由眼前的美景想到千年的历史,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千年的历史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