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治经畲,灌溉惭未足。
理义可悦心,缣缃可娱目。
宇内俯仰宽,高飞恣黄鹄。
块然此形骸,胡为苦局促。
蜉蝣感此生,沧海渺一粟。
霜冷枫林凋,春回百草绿。
静悟造化心,东窗朗朝旭。

杂感

束发治经畲,灌溉惭未足。
理义可悦心,缣缃可娱目。
宇内俯仰宽,高飞恣黄鹄。
块然此形骸,胡为苦局促。
蜉蝣感此生,沧海渺一粟。
霜冷枫林凋,春回百草绿。
静悟造化心,东窗朗朝旭。

注释:

  1. 束发治经畲:指年轻时专心学习儒家经典。畲(shè),同“拭”,擦拭。
  2. 灌溉惭未足:比喻学问不足,感到惭愧。
  3. 理义可悦心:指通过理解道理和追求正义可以让人内心愉悦。
  4. 缣缃(jiān xiāng)可娱目:形容书籍的装帧美观,令人赏心悦目。缣(qiān),古代丝织品的一种,黄色;缃,浅红色。
  5. 宇内俯仰宽:宇宙广阔无垠,抬头仰望也看不到边界。宇内,指天地之间。
  6. 高飞恣黄鹄:比喻志向远大,自由自在地翱翔。黄鹄(hú),即天鹅,古人以为其飞翔高远。
  7. 块然此形骸:形容自己身体如同石块一般,没有生气,形容人生如死。
  8. 苦局促:形容生活不自由,受拘束,感到痛苦。
  9. 蜉蝣(fú yáo)感此生:蜉蝣是昆虫,寿命极短,以喻人生命短暂、易逝。
  10. 沧海:大海,用来比喻广阔的世界。
  11. 渺一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
  12. 霜冷枫林凋:霜降之后,枫叶变红,凋落,形容秋天景象。
  13. 春回百草绿: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草木变绿。
  14. 静悟造化心:静下心来领悟自然的规律和道理。
  15. 东窗朗朝旭:东方的天空明亮,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感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句“束发治经畲”表明了诗人年轻时致力于学术研究的情景。第二句“理义可悦心”则表达了通过理解道德和正义可以使人心灵得到满足和快乐。然而,诗人接着通过“理义可悦心,缣缃可娱目”两句进一步表达了知识对人的吸引力和美感,使读者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和审美享受。
第三句“宇内俯仰宽”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暗示了人生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有限。第四句“高飞恣黄鹄”则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黄鹄一样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块然此形骸”和“苦局促”两句描述了自己身体的局限性和生活的困境。最后两句“蜉蝣感此生,沧海渺一粟”则以蜉蝣和沧海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以及宇宙之大与人类之微的矛盾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