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名德半凋零,公如鲁殿灵光,垂老更教岿望集;
四海人才归巨壑,我亦苏门后学,朝宗空有瓣心香。
【注释】
挽张之洞联:指代诗人在为已故的张之洞写的悼念诗。同时:和同辈,同时代的。名德:名声德行,即道德品质。
半凋零:指人的年老体衰。鲁殿灵光:指张之洞年轻时才气纵横、有远见卓识。垂老更教岿然:指张之洞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是仍然保持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岿然:高耸的样子。
集:指人才聚集。四海人才归巨壑:指张之洞生前广聚天下英才。苏门后学:苏轼门下的后学,这里泛指学者。朝宗:向朝廷献贡,比喻入仕。瓣心香:形容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花瓣中心是花蕊,喻人的内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张之洞的挽联。张之洞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曾担任清政府的重要职务,为国家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句“同时名德半凋零”,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年老体衰、名声道德逐渐衰退的惋惜之情。
颔联“公如鲁殿灵光,垂老更教岿然”,赞美了张之洞虽已年老,但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颈联“四海人才归巨壑,我亦苏门后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广泛招揽贤才、培养后学的赞誉。
尾联“朝宗空有瓣心香”,则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虽然才华横溢,但未能得到朝廷重用,只能空有一片思念之心的感慨。
整首挽联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他不幸遭遇的惋惜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