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
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高台望望悄然下,双梧萧萧啸檐瓦。
劳生折节空尔为,太息当年读书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
注释:秋天的原野上,秋风和阳光照耀着眼睛,让人感觉明亮。我在北城的熟识之地游览,心中思念着南方的景色。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注释:我远远地欣赏着古老的寺庙,它坐落在平坦的原野上,给人一种妩媚的感觉。当我走进寺庙,突然看到了一个宏伟而深邃的地方。高台望望悄然下,双梧萧萧啸檐瓦。
注释:我站在高台上远眺,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两只梧桐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低语。劳生折节空尔为,太息当年读书者。
注释:我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改变志向,但我现在只能叹息那些曾经热爱读书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游石观音寺登周处读书台(乙未)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古人读书精神的敬佩。首句“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原野上,通过阳光和微风感受到的清新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南北城之间差异的对比和思考。接下来,诗人通过“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表达了对古老寺庙的赞美之情,以及他进入庙宇后的震撼和感慨。最后两句“高台望望悄然下,双梧萧萧啸檐瓦”则展现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时的感受,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描述。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传达了他对于历史遗迹和古代文化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