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兄久食贫,被酒语跌宕。
门户要人兴,两弟齿俱壮。
书柽弟扇 其二 (乙未)
释义:二兄久食贫,被酒语跌宕。
注释:二兄:指作者的二兄的书柽。久食贫:长时间处于贫困之中。被酒:醉酒之后发狂乱语。跌宕:放纵不拘。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诗歌中以二兄的书柽为题,表达了对二兄的关心与担忧之情。通过描述二兄的贫困和醉酒后的放纵行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二兄久食贫,被酒语跌宕。
门户要人兴,两弟齿俱壮。
书柽弟扇 其二 (乙未)
释义:二兄久食贫,被酒语跌宕。
注释:二兄:指作者的二兄的书柽。久食贫:长时间处于贫困之中。被酒:醉酒之后发狂乱语。跌宕:放纵不拘。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诗歌中以二兄的书柽为题,表达了对二兄的关心与担忧之情。通过描述二兄的贫困和醉酒后的放纵行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诗句: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译文: 随着年华的增长,我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每当我参与宴会,总能感到自豪。尽管心中没有执着于修行(菩提),但美丽的外表依然吸引众人目光。我的锐气有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我总是自我反思。在宴会的酒桌上,我常常想起那晚的雨声,不知是谁在弹奏琵琶。 赏析:
《戊戌》 微醉取酒意,倚楼聊共斟。 风情属初月,凉思在高林。 荷气清宜晚,车声远未沉。 鲁连将玉貌,不去定何心? 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微醉后倚楼共饮的情景,以及他对初月和高林的感慨。 - “风情属初月”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凉思在高林”表现了诗人在凉爽的秋日中思考人生或未来的情景。 - “荷气清宜晚”描绘了夜晚荷塘中清爽的香气,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美好。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终日江声里,凭栏入楚乡。 - 注释: 整日浸泡在长江的涛声中,站在栏杆上进入楚国的土地。 - 译文: 整日在江边听着涛声中度过,直到到达了楚国的土地。 2. 暮云百重合,夜雨十分凉。 - 注释: 傍晚时分云层重重,夜晚下着细雨,天气异常凉爽。 - 译文: 傍晚时分,云层厚重,夜晚下起细雨,天气异常的凉爽。 3. 赤县忧空切,吴船梦较长。 - 注释:
解析: 郑孝胥的《上海旅社二首其一》以海畺信无事,沪渎复多娱。人意消歌舞,江波动画图。名浮真得损,计左遂成迂。谁见楼中客,灯前坐欲枯。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上海旅社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注释: - 海畺:大海; - 信:的确,确实; - 无事:没有事情发生,很闲适; - 沪渎:指上海市,是古代对上海的称呼; - 复多:又多了; - 人意:人们的意愿或想法; - 消:消磨;
题沈爱苍正阳集(丁酉) - 诗句释义: - 所积亦已久:意味着沈爱苍的文集积累了很长时间。 - 谁能默不言:暗指没有人能够沉默不语,即对沈的爱苍文集表示肯定和赞扬。 - 探喉殊整暇: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 出手见渊源:比喻沈爱苍的文章或学问有深厚的基础和渊源。 - 轶事皆庭训:所有的趣闻轶事都来自庭训,即都是经过庭训教育的内容。 - 高才定宿根
虹口(丁酉) 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 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 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 谁判平生意,销沉向此中。 注释: 1. 虹口:地名,今上海市虹口区一带。 2. 江流贯虹口:指长江的水流穿过虹口地区。 3. 来往独匆匆:形容人流匆忙,来往不息。 4. 海月横空澹:海上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显得朦胧而平静。 5. 霜天带晚红:形容天色昏暗,但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晚霞红光。 6. 虫沙期共化
十三夜对月(戊戌) 秋月皎洁如此,诗人何不归? 诗言志,情寄意。此诗乃刘敞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闺中愁绪萦绕,旅中寒衣待穿。 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和旅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寒冷。 一顾江山浅,方知所徇微。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徇廊千百转,底处可忘机? 诗人在漫步的过程中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中,听着歌谣,心情稍微有些悲伤。我时常感到孤独,但内心仍然坚定不屈。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我的精力,我的才华也似乎正在衰退。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就能创造出雄奇的作品。 注释:兀兀腾腾:形容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样子。闻歌稍觉悲:听到歌声而有所触动,从而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孤怀时自振:孤独的心灵时常被激励振奋。百折理何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后,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注释】 1、照影吴波熟:比喻自己像照影于吴地江水中一样。 2、栖栖:忙忙碌碌的样子。岁又残:年岁又将过去。 3、雪成山万态:大雪覆盖的山,形态各异。 4、杨墨途宁合:杨朱和墨子的主张,即杨朱提倡利己主义,墨子提倡兼爱。 5、人天理:人间的道理。 6、逝川旨:指逝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鄂途中所作,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首联点明题意
注释: 六月十八日,风起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 河干:河边,此处指京城。 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残梦:未了的梦。愁断:愁绪断绝。 孤蝉:知了。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 向来:从前。 坚:坚决。 欲去:打算离去。惜:爱惜。 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此意:此情此景。 会:理解、领会。 赏析: 《六月十八日风起(戊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因风而起而有所感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 注释:秋天的原野上,秋风和阳光照耀着眼睛,让人感觉明亮。我在北城的熟识之地游览,心中思念着南方的景色。 2. 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注释:我远远地欣赏着古老的寺庙,它坐落在平坦的原野上,给人一种妩媚的感觉。当我走进寺庙,突然看到了一个宏伟而深邃的地方。 3. 高台望望悄然下
赠丁叔珩(乙未) 郑孝胥 吾尝语忍盦,知德诚已鲜。 奇才世岂绝,平日故难辨。 交游虽甚盛,往往致不满。 所忧乏藻鉴,妄意丈夫浅。 固当勤物色,兼取狂与狷。 注释: - 吾尝语忍盦:我曾经说过。 - 知德诚已鲜:知道真正的德行已经很少了。 - 奇才世岂绝:奇才在世上难道断绝了。 - 平日故难辨:平日因此很难辨别。 - 所忧乏藻鉴:所担忧的是缺乏鉴赏力。 - 妄意丈夫浅:胡乱地认为男人肤浅。 -
赠丁叔珩(乙未) 吾尝语忍盦,知德诚已鲜。 奇才世岂绝,平日故难辨。 交游虽甚盛,往往致不满。 所忧乏藻鉴,妄意丈夫浅。 固当勤物色,兼取狂与狷。 忍盦领吾语,俄作风雨散。 堂堂入泉下,怀此竟未展。 去国才五年,世事凡几变。 匹夫亦何有,盈抱但孤愤。 北行心久绝,此举良可哂。 更持沟壑身,来看风轮转。 九门詄荡荡,惊鸟纷渐返。 故人那得见,酸楚眶屡泫。 时贤如众星,残夜见复隐。 芒寒而色正
【注释】: 我生实不辰:我的一生实在不顺利。 降志而辱身:降低志向而使自己蒙受屈辱。 采薇人:采薇的人,指隐逸之士。 【赏析】: 《书柽弟扇 其一》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遭遇的不幸,表达了自己要像隐居山林的采薇人那样,远离世俗,保持高洁的品格。 首两句直抒胸臆,说自己生不逢时,降志辱身。“生不辰”是说命不好,没有遇到好的时机。“降志”即降低自己的志向。这里用一个比喻
【注释】 渐与诸峰熟:渐渐和诸山峰混熟,指作者对诸山峰的熟悉。湖山岂识我:湖山难道知道我这个人吗?欲去莫流连:想要离开就别再留恋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湖上泛舟观景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游览中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并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湖上杂诗 其十 (乙未)”是《湖上杂诗》的第十首,作于此年。这是一首咏怀小诗。 前两句写自己在湖上游玩,渐渐与诸山峰熟,又怜湖水妍
湖上杂诗·其九(乙未) 春暖桃柳新,六桥多士女。 只愁风雨来,路长奈何许。 注释: - 春暖:春天气候温暖。 - 桃柳新:桃花和柳树在温暖的春风中显得生机勃勃。 - 六桥:地名,通常指的是西湖上的六座桥梁。 - 多士女:有很多的士女,即妇女。 - 祇愁:只是担心。 - 风雨来:指即将到来的风雨。 - 路长:道路遥远。 - 奈何许:无可奈何地允许。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