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鉴老臣衷,刚无欲,直无私,动天朝故笏悼思,益信不爱官、不爱命、不爱钱,度在人亡,综生平耿耿孤忠,惟有丹心图报国;
我挥知己泪,山其颓,木其坏,记岭海抠衣随侍,曾许共筹边、共筹兵、共筹饷,情深缘浅,叹此后茫茫身世,问谁青眼复怜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手法。此诗是挽联,内容是作者对友人彭玉麟的哀悼和追忆,表达了对其忠诚耿耿、不贪名利的崇敬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彭玉麟知遇之恩的感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皇帝看老臣忠心,刚直无私,动天朝故笏悼思,益信不爱官、不爱命、不爱钱,度在人亡,综生平耿耿孤忠,惟有丹

心图报国;我挥知己泪,山其颓,木其坏,记岭海抠衣随侍,曾许共筹边、共筹兵、共筹饷,情深缘浅,叹此后茫茫身世,问谁青眼

复怜才。

赏析:

此诗为挽联,是悼念朋友的。上联“帝鉴”二字点明挽联的主题,表明作者对彭玉麟的怀念之情。下联“我挥知己

泪”则直接抒情,抒发自己对彭玉麟的思念之情。“山其颓,木其坏”二句写彭玉麟去世后,山河破败,草木皆伤,表达了对朋

友离去的哀痛之情。“问谁青眼复怜才”一句则是说如今天下无人再像彭玉麟那样欣赏自己的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此诗以“帝鉴”二字开篇,表明这是一篇悼念彭玉麟的挽联。“帝鉴”,典出《晋书·傅咸传》中的典故:“王夷甫(王导)尝属和

桓公(晋武帝)‘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王都下坐一时咏之。惟王丞相(王导),深有意味存于其间。”此处用典

,指彭玉麟的品德和精神,已足以使皇上感动并铭记在心。而“刚无欲,直无私”两句,正是概括了彭玉麟一生的品格。彭氏一生

不追求个人的富贵与荣华,也不贪恋权位与金钱,而是始终秉持正直无私的原则,为国为民着想。“动天朝”三字,形容彭玉麟的

声望之大,影响之广,连皇帝也为之动容。这也正是他深受皇帝信任和重用的原因。“度在人亡”四句则是说如今彭玉麟已离世

而去,他的耿耿忠心,只能寄托在后人的回忆和纪念之中。“度”,通“渡”,“度人”即“过人”。这里指彭玉麟生前所做出的卓越

贡献,已超越常人之上,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惟有丹心图报国”一句,是说唯有彭玉麟赤诚的心志和忠贞的情怀,才能报答祖国

的养育之恩。“丹心”,比喻忠贞之心,赤诚之心。“图报国”则是指报效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工作。“我挥知己

泪”三句,则是表达对彭玉麟的深厚情谊和无尽哀思。“山其颓,木其坏”两句,形容彭玉麟逝世后,山河破碎,草木皆伤。这既是

对彭玉麟不幸遭遇的哀悼,也是对他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的一种赞扬。“记岭海抠衣随侍”二句,回忆彭玉麟生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导

情景。“岭海”,泛指岭南地区和海滨地带。“抠衣”,意为穿好衣服,准备出门。“随侍”,即跟随左右,侍奉左右。这两句写彭玉麟生前曾

在岭海之间悉心教导自己学习,对自己关怀备至。“曾许共筹边、共筹兵、共筹饷”三句,则是回忆与彭玉麟共同策划战事、商讨军事

策略、筹划军饷的情景。“筹边”指谋划边防事务,防御外敌入侵;“筹兵”指训练军队,增强战斗力;“筹饷”指筹措军饷,保证战争

所需的经济支持。这几句写彭玉麟生前对自己的教育和栽培,希望他能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情深缘浅”一句,则表达了彭

玉麟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但因缘分未遂,未能实现这一愿望。“叹此后茫茫身世,问谁青眼复怜才”,则表达出自己对彭玉麟离去后的悲

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困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