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定三分,功在东南,公瑾甫能成霸业;
二难羁异国,名齐龙虎,子瑜端合共祠堂。

诗句

一战定三分,功在东南,公瑾甫能成霸业;
二难羁异国,名齐龙虎,子瑜端合共祠堂。

译文

经过一场决定性战役,成功统一了中国三个地区,您的功劳在东南地区最为显著,周公瑾(周瑜)刚刚能够成就霸业。
面临两个难以解决的外交问题,您的名字可以与龙虎相提并论,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则应该被供奉在祠堂中。

注释

  1. “一战定三分”:这里指的是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通过这场战役,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了曹操的大军,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分”是指吴、蜀、魏三个国家。

  2. “功在东南”:周瑜是东吴的名将,赤壁之战后他被封为荆州牧,控制了长江下游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因此在东南地区有着重要的功绩。

  3. “公瑾甫能成霸业”:公瑾指的是周瑜,他刚被任命为南郡太守不久,就成功地指挥了赤壁之战,阻止了曹操南下,因此可以说他刚刚能够成就了霸业。

  4. “二难羁异国”:这里的“二难”指的是周瑜在江东时期面临的两大困难:一是北方的曹魏势力强大,难以对付;二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活跃,需要妥善管理。羁指的是束缚、限制,异国则指外来的国家或民族。

  5. “名齐龙虎”:这里的“名”指的是名声、声誉,“龙”和“虎”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象征着东西方的影响力。齐表示相等,龙虎并列意味着周瑜的声望足以与东西方的强大势力相匹敌。

  6. “子瑜端合共祠堂”:这里的“子瑜”是对诸葛亮的尊称,“端合”表示完美无缺,“共祠堂”则是说诸葛亮的儿子应当被供奉在祠堂中。这表明诸葛亮及其后代在文化和政治上都受到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瑜和诸葛亮的评价,表达了对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卓越才能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一战定三分”、“名齐龙虎”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美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和人物事迹的描述,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