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栏三摺幽花,一径留下,当时人影。
竹香兰露,玉箫低度谁听。
漫忆乘鸾烟雾,踏翠郊原,总是伤心境。
怕回风、吹去也断肠声惭愧,千家紫凤笙。
秦楼换巫云,凝可怜宵燕子,今番定思,往事向谁明。

朱栏三摺幽花,一径留下,当时人影。

竹香兰露,玉箫低度谁听。

漫忆乘鸾烟雾,踏翠郊原,总是伤心境。

怕回风、吹去也断肠声惭愧,千家紫凤笙。

秦楼换巫云,凝可怜宵燕子,今番定思,往事向谁明。

赏析:

蒋士铨的《梁州新郎三首(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天景物和抒情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感慨。

第一句“朱栏三摺幽花,一径留下,当时人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红阑干下三瓣花繁盛盛开,一条小径通向远处,似乎留下了当年人们的身影。通过这种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第二句 “竹香兰露,玉箫低度谁听。”进一步扩展了对环境氛围的描绘。竹子和兰花散发出清香,露水沾湿了花瓣,而玉箫的声音似乎也被这美景所吸引,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里的“谁听”不仅仅是听觉上的描写,更是一种对于人与景交融状态的表达,展现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开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漫忆乘鸾烟雾,踏翠郊原,总是伤心境。” 这里用“乘鸾烟雾”象征着梦幻般的美丽场景,而“踏翠郊原”则表现了诗人行走在大自然之中的愉悦感。然而,“总是伤心境”表明虽然有过美好的体验,但最终都是带着遗憾和伤感的回忆。

后六句则是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怕回风、吹去也断肠声惭愧,千家紫凤笙。” 这里的回风象征着无常和变化,而“断肠声”和“紫凤笙”分别代表着悲伤和欢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最后一句“秦楼换巫云,凝可怜宵燕子,今番定思,往事向谁明。”则将视角转向现实,秦楼换了新的主人,燕子依旧,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着过去的事,询问自己向谁倾诉?这样的结尾既深刻又富有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过去的怀念到现在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映射出自身情感的变化,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