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梧桐老。
银床络纬么,秋声才向窗西吊。
砧声又自闺中捣。
琴声漫对墙东操,自按歌头水调。
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
江儿水
金井梧桐老。
银床络纬么,秋声才向窗西吊。
砧声又自闺中捣。
琴声漫对墙东操,自按歌头水调。
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
注释:
- 金井:铜制的井,常用于宫殿或贵族家中。
- 梧桐:一种树木,秋季叶子变黄后落下。
- 银床:指床上的装饰或摆设,如银烛台等。
- 络纬:即纺织娘,一种昆虫,以其鸣声而得名。
- 秋声:秋天的声音,通常与落叶、风声等联系在一起。
- 砧声:古代用石头制成的敲击乐器发出的声响。这里指妇女在厨房里敲打用来制作糕点的工具——石臼。
- 琴声:指弹琴的声音。
- 墙东操:在墙壁的东侧弹奏乐器。
- 法曲:佛教音乐,也泛指佛教中的宗教音乐。
- 凄凉:形容声音悲伤、低沉。
- 霜天:早晨或晚上的天气,霜降后天空清冷。这里指清晨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夜晚,主人公通过听觉感受到窗外的秋夜景象,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金井梧桐老”,以“金井”和“梧桐”这两个元素作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古典、优雅的氛围。接着“银床络纬么,秋声才向窗西吊”,诗人通过“秋声”这一关键词,将秋天的萧瑟感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深沉的氛围。
“砧声又自闺中捣”一句,通过“砧声”这个细节,展现了女性在厨房劳作的情景,为诗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而“琴声漫对墙东操,自按歌头水调”,则表达了主人公在琴声中自我陶醉的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于音乐和诗歌的热爱。
最后一句“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则将整个主题推向高潮,“法曲凄凉”不仅表达了乐曲本身的悲凉之感,也象征着主人公在深夜中独自吟唱的心情。“唱彻霜天角晓”则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寒冷氛围,以及主人公坚持唱到天明的决心和毅力,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