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捧檄踏征尘,佳节重过上巳辰。
陟屺徒穷千里目,登场况是二毛身。
愁中无酒先入醉,客里有花不算春。
总为阮囊太羞涩,归来欲赋又逡巡。
清明忆家
谁令我捧檄踏征尘,佳节重过上巳辰。
陟屺徒穷千里目,登场况是二毛身。
愁中无酒先入醉,客里有花不算春。
总为阮囊太羞涩,归来欲赋又逡巡。
注释:
谁令我捧檄踏征尘:是谁让我拿着公文踏上征途。
佳节重过上巳辰:在佳节之际再次经过上巳日。
陟屺(qǐ jí)徒穷千里目:登上高处却只能望见千山万水。
登场况是二毛身:登上这个舞台还是个两鬓斑白的人。
愁中无酒先入醉:在愁苦之中没有酒可以解愁反而先让人喝醉了。
客里有花不算春:有花的客栈也不能算得上春天。
总为阮囊太羞涩:总是因为钱袋羞涩而犹豫不决。
归来欲赋又逡巡:回到家乡后打算吟诗作赋却迟疑不决。
赏析:
此篇乃作者归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里的思念之情。首联“谁令我捧檄踏征尘,佳节重过上巳辰”写因何而出征,为何又重来。颔联“陟屺徒穷千里目,登场况是二毛身”写登山之高远、登台之孤独。颈联“愁中无酒先入醉,客里有花不算春”写愁苦之中无法解脱、寂寞之中难寻慰藉。末联“总为阮囊太羞涩,归来欲赋又逡巡”写归乡后的犹豫和挣扎。全诗情感真挚,表达出对故里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