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夏宜寻山,幽深最灵鹫。
言瞻理公塔,浓绿暗晴昼。
行幐已十里,地奥峰转秀。
石床不暇坐,窈窕入云窦。
乳泉排蜂房,其下若悬霤。
绝疑秋雨时,溅扑到襟袖。
圆穴居上头,晃晃天影漏。
照见壁间书,亡国有馀诟。
苍然留后鉴,反似神所守。
媻姗出别洞,冷袭裌衣透。
恨不装轻绵,佛国殊气候。

【注释】

  1. 四月十五日:即农历四月十六日。施自勖,字自勉。吴尺凫:人名。
  2. 幽深最灵鹫:灵山以灵鹫寺而得名。灵山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角紫金山南麓。
  3. 言瞻理公塔:瞻仰灵山寺内的理公塔。
  4. 浓绿暗晴昼:浓绿的树荫遮蔽了晴朗的阳光。
  5. 地奥峰转秀:山势峻峭,峰峦秀丽。
  6. 石床不暇坐:石床上没有地方坐下。
  7. 窈窕入云窦:窈窕,深远的样子。云窦,指山洞。
  8. 乳泉排蜂房: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像蜜蜂在蜂房中进出一样。
  9. 绝疑秋雨时,溅扑到襟袖:秋天雨水来临的时候,瀑布水花飞溅,打湿衣服袖口等处。
  10. 圆穴居上头,晃晃天影漏:圆形的大洞位于山峰的上方,天空的影子倒映其中,如同悬挂在洞口。
  11. 照见壁间书,亡国有馀诟:看到洞壁上有写有文字的石刻,感叹那些亡国之君留下的耻辱还多。
  12. 苍然留后鉴,反似神所守:洞壁苍凉,好像能够留得住后人作为鉴戒;反而像是神明所守护的地方。
  13. 媻姗出别洞:蜿蜒曲折走出另一个洞口。
  14. 冷袭裌衣透:寒风袭来,穿透单薄的衣服。
  15. 恨不装轻绵,佛国殊气候:可惜不能把轻软的棉花装进衣袋,佛教国家的天气与人间迥异。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灵山时所作的记游诗,全篇描写了作者游览灵山的经历及所见景色和感受。前四句写初至灵山时的心情和景物,“宜寻山”写出了游山的兴致,也暗示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幽深”两句写出了山的幽邃和灵鹫寺的雄伟;接着写登上山顶后见到的景象,“行幐已十里”,表明登山路程较远;“地奥峰转秀”写出了山景的秀美;“石床不暇坐”则进一步表现出作者游兴未尽的心情;“窈窕入云窦”描绘出了云中洞府的神秘莫测,“乳泉”、“蜂房”又形象地写出了山中流水和泉水的奇妙;“圆穴居上头”写到了山顶上的圆洞;“天影漏”则写出了洞外的天空之广阔。最后四句写了游山过程中所见的奇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看到壁上的文字,想到亡国之痛,感叹自己不能如愿,最后发出遗憾之意。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明快,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