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翛然涤烦矶,著书种松皆十围。
居士散发兼散衣,疏钗满地开林扉。
羃翠蒙烟漏朝晖,须臾动影飒欲飞。
风驭适从何处归,披薄纤末无停机。
瓶笙幽咽泉语微,听匪缘耳悟者希。
此中默喻理不违,但将画本付韦偃,勿用谈柄持张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大宗松吹书堂图‘”,然后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情感,最后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此诗是诗人观画有感而作,借画赞人,寄寓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清幽脱旷的情怀。首联以洗尽铅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超尘拔俗、与世无争的高人形象;颔联则进一步写出了这位高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颈联写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人心魄;尾联又回到画作,指出画家的用意所在,并表达了作者对于绘画艺术的看法。
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实写画面和虚写心境来表现画家的高远志趣和诗人的高尚情操,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
①阅世翛然涤烦矶:阅世,经历世事;翛然,超然独立的样子。涤烦,排遣烦扰。②著书种松皆十围:著书,写书;种松,栽种松树。③居士散发兼散衣:居士,古时读书人的自称;散发,披散着头发;散衣,敞开衣裳。④疏钗满地开林扉:疏钗,稀疏的首饰;林扉,竹林间的门户。⑤羃翠蒙烟漏朝晖:羃翠,形容翠微;蒙,覆盖;漏,漏出;朝晖,早晨的日光。⑥须臾动影飒欲飞:需臾,片刻;飒,疾速貌;欲飞,将要飞走的样子。⑦风驭适从何处归:风驭,乘风驾御的车辆;何处,哪里;归,归来。⑧披薄纤末无停机:披薄,轻细地揭开;纤末,纤长的丝头;停机,织布机上的梭子停一下。⑨瓶笙幽咽泉语微:瓶笙,用瓶子做的乐器;泉语,泉水的歌唱;微,细微。⑩听匪缘耳悟者希:听,聆听;匪,不是;缘耳,依靠耳朵;悟,领悟;者,代词,指人;希,少有。⑪此中默喻理不违:此中,此处;默喻,默默地进行比喻;理,道理;不违,不违背。⑫但将画本付韦偃:只将画稿委托给韦偃。⑬勿用谈柄持张讥:不要拿着画柄去批评别人。⑭张讥,指责、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