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筠莹节光于玉,围就家江水盈幅。
此君面目含清风,解与人闲作晹谷。
中函红泥炉子小,如瓶可挈藤蹙束。
乌篷一宿固陵关,伴书遣送长须仆。
上言稽山大好雪,霤挂玉龙风折木。
裁诗坐念穷东野,致此令成手翻覆。
一笑感君故意长,如玉有双衣有复。
杴火微温生袖底,澼絖知无功可录。
姜芽不敛蹲鸱舒,恶札纵横颜有恧。
奉之高堂遗细君,堪助中厨调茗粥。
寒宵不怯金十奴,更为游子宜春服。
【注释】
- 祓江:指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
- 织筠莹节光于玉:形容竹篾编织的笼子晶莹剔透如玉。
- 围就家江水盈幅:意思是说竹子编成的笼子四周被江水包围着。
- 此君面目含清风:指的是竹笼,它外表是竹制的,内里却有如清风般凉爽。
- 解与人闲作晹谷:意思是竹笼能够给人带来宁静与舒适。
- 中函红泥炉子小,如瓶可挈藤蹙束:意思是竹笼中装有一个红色的火炉,像一个瓶子一样可以携带。
- 乌篷一宿固陵关,伴书遣送长须仆:意思是在固陵关过夜时,有一本书和一支长须仆人陪伴。
- 上言稽山大好雪,霤挂玉龙风折木:意思是上句说稽山上的白雪覆盖了整个山谷,下句形容风势强劲。
- 裁诗坐念穷东野:意思是坐在竹笼里想着写首诗。
- 致此令成手翻覆:意思是因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而让人反复阅读。
- 一笑感君故意长:意思是看到竹笼的外形会联想到君子的长者风范。
- 如玉有双衣有复:意思是比喻事物美好如玉,如同有双衣、复履(古代的一种礼服)等。
- 杴火微温生袖底,澼絖知无功可录:意思是竹火微暖,让衣袖变得温暖,而“澼絖”即漂洗,表示没有功劳可以被记录。
- 姜芽不敛蹲鸱舒:意思是生姜不收敛,像蹲鸱(一种植物)一样舒展开来。
- 恶札纵横颜有恧:意思是恶札(即恶势力)纵横交错,使面容显得羞愧。
- 奉之高堂遗细君:意思是将竹笼献给家中的长辈。
- 堪助中厨调茗粥:意思是可以用来帮助厨房煮茶。
- 寒宵不怯金十奴:意思是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不害怕那些金黄色的灯笼。
- 更为游子宜春服:意思是更是为了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提供舒适的服饰。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收到竹编的笼子后的感受。开头两句写越州以竹笼寄物的情景,第三句点题,用“此君”自喻,第四句写竹笼的用途。第五句承第四句之意,再写竹笼的特点:外面是竹篾编的,里面却像清风吹拂一般清凉。接下来两句写竹笼的实用性:四周都是江水环抱,中间可以盛放物品。接着两句写竹笼的美观性:它的外观是竹制的,内里却有如清凉之风般的感觉。第三联又回到主题,写竹笼的功能:它可以给人带来宁静与舒适。第四联通过“中函红泥炉子小,如瓶可挈藤蹙束”进一步说明竹笼的实用性。接下来两句写竹笼中的用品:里面有一个红色的火炉,像一个瓶子一样可以携带。最后两句写竹笼中的其他用品:乌篷船上有一宿,有书和一位长胡须的仆人相伴。整首诗通过对竹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礼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