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之水不可唾,蘋洲之风正堪卧。
月河西面莲花庄,忆我春寒摇艇过。
炎蒸那得对绝境,世事参差每成左。
故人住此写成图,为诗卷尾邀朋和。
解维碧浪恐寒盟,涤笔冰瓯方夏课。
流闻昔是松雪居,画髓琴心巳传播。
山泽何妨子固讥,风雅犹欣道升佐。
翰林承旨七司户,插脚红尘应谪堕。
池亭芜废苍烟空,沙觜鵁鶄为侦逻。
悠悠今古等传舍,宋宅谢墩宁受涴。
清才异代遥相望,举杯酹与林塘贺。
遥山隔城天镜倒,白雨环桥水荭破。
染书浓绿浮四面,收钓凉萤飞一个。
秋风鼓棹拟再来,鲭鲊斫成莲叶裹。
诗句释义
- 苕溪之水不可唾,蘋洲之风正堪卧。(苕溪的水不可唾,蘋洲的风正好休息。)
- 苕溪:古代一条流经浙江湖州、长兴、德清的河流。
- 蘋洲:位于苕溪中的一个沙洲,风景优美。
- 唾:吐口水。
- 苹:一种植物。
- 风正堪卧:风很适宜休息。
- 月河西面莲花庄,忆我春寒摇艇过。(月河的东边是莲花庄,我想起了在春寒中摇着船经过那里。)
- 月河:指月亮照耀下的河流。
- 莲花庄:位于月河边上的一座庄园,以莲花闻名。
- 春寒摇艇过:春天的寒冷让摇着小船经过。
- 炎蒸那得对绝境,世事参差每成左。(炎热的夏天哪能面对这样的绝境,世间的事情参差错落总是向左。)
- 炎蒸:热浪滚滚的天气。
- 绝境:极其困难的境地。
- 世事参差:世间的事错综复杂。
- 左:不顺利或不如意。
- 故人住此写成图,为诗卷尾邀朋和。(老朋友住在这画成图,作为诗歌的最后一句邀请朋友来一起欣赏。)
- 故人:老朋友,指的是诗中提到的人。
- 写成图:将这个地方绘制成图画。
- 为诗卷尾邀朋和:作为诗歌的结尾邀请朋友们来欣赏。
- 解维碧浪恐寒盟,涤笔冰瓯方夏课。(解开笔绳,冒着冷气与寒盟断绝,洗涤笔砚,用冰冷的杯子开始夏日的课程。)
- 解维:解开笔绳。
- 碧浪:清澈的波浪。
- 寒盟:与某人断绝关系。
- 涤笔冰瓯:洗笔,用冰凉的杯子。
- 流闻昔是松雪居,画髓琴心已传播。(听说这里曾是松雪的住所,他的画作和音乐已经广为传播。)
- 流闻昔是松雪居:传说曾经有人居住在这里。
- 松雪:松雪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号。
- 画髓琴心:形容艺术作品的精髓和内涵。
- 山泽何妨子固讥,风雅犹欣道升佐。(山野和沼泽并不妨碍子固的批评,但仍然喜欢道升的风度。)
- 子固:即苏轼,北宋文学家、画家、政治家。
- 风雅:风度和文雅。
- 道升:即张道升,宋代书法家、画家。
- 翰林承旨七司户,插脚红尘应谪堕。(翰林学士掌管朝廷礼仪,七司负责官府事务,我插足世俗,应遭受贬谪。)
- 翰林承旨:翰林学士,负责皇帝的诏令撰写。
- 七司:官名,管理国家财政。
- 插脚红尘:介入世俗。
- 谪堕:被贬谪。
- 池亭芜废苍烟空,沙觜鵁鶄为侦逻。(池塘边的亭子荒芜了,苍茫一片烟雾笼罩。鵁鶄鸟在水中侦察巡逻。)
- 池亭:池塘边的亭子。
- 芜废:荒芜废弃。
- 苍烟空:烟雾弥漫。
- 沙觜鵁鶄:水中的鸥鸟。
- 悠悠今古等传舍,宋宅谢墩宁受涴。(时光流转,古今相似,就像驿站一样,宋宅的谢墩也受到污染。)
- 传舍:驿站,古代用来传递文书的地方。
- 宋宅谢墩:指宋代的住宅和遗址。
- 宁受涴:哪里受污染。
- 清才异代遥相望,举杯酹与林塘贺。(清才超群的人在异代仰望,我举杯向林塘致以敬意。)
- 清才异代:超群出众的人才超越时代。
- 遥相望:遥远地相互注视。
- 遥山隔城天镜倒,白雨环桥水荭破。(远处的山峰隔着城池,天空如镜般倒映出来;大雨中桥上水荭花凋零。)
- 遥山隔城天镜倒:远山如同隔在城市的城墙之外,天空倒映出的景象仿佛镜子一般。
- 环桥水荭破:桥周围水荭花凋零。
- 染书浓绿浮四面,收钓凉萤飞一个。(四周环绕着浓郁的绿色,只有一盏孤灯照亮着钓鱼的小舟。)
- 染书浓绿浮四面: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
- 收钓凉萤飞一个:只有一盏孤灯在夜晚发出微弱的光,而萤火虫在飞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