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鸿渐作陶偶人,茶事往往传失真。
四十三种列高下,天目品与舒州邻。
东西顶池湛双镜,奇峰秀崿排青旻。
许迈宫连道陵宅,灵根迸石无纤尘。
含滋云雾灌泉脉,抽芽一一留馀春。
山僧采焙趁谷雨,纸囊箬裹封题新。
肉食贵人未知重,例取武夷罗岕空。
纷纶雪樵子心似,天目山头两泓水。
独识茗柯有至理,市隐近在吴山坊。
坐我三脚之木床,空庭昼静啼寒螀。
为我手瀹鱼眼汤,须臾越碗发妙香。
微参鼻观风悠飏,名山秀液入肺肠。
恍然置身天目顶,青神凤集树下同相羊。
雪樵子,邀我与徐丈,同作试茶之长歌。
两篇传示句清语硬肩相摩,我无笔力奈尔何。
天目茶可拍,天目笋可挑。
安得茶笋佳时一赴山灵招,勿使尘中立望空迢迢。

这首诗是一首茶歌,由陆鸿渐、蒋雪樵、徐紫山三人所作。诗中描述了天目茶的品质和采摘制作的过程。

诗句释义:

  1. 陆鸿渐(陆羽)制作陶偶人,茶事往往传失真。这里的“陶偶人”指的是陆羽制作的茶叶形状的模型,用于教学和示范。由于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或者人为因素,导致茶叶的品质发生变化。
  2. 四十三种列高下,天目品与舒州邻。这里提到了天目茶的种类有四十三种,其中天目茶的品质与舒州(今属安徽省)的茶相比肩。天目茶因其独特的品质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3. 东西顶池湛双镜,奇峰秀崿排青旻。这里的“东西顶池”可能是指天目山的某个山峰上的水池,水池中映照出两个明亮的镜子。“奇峰秀崿排青旻”描绘了天目山的壮丽景色。
  4. 许迈宫连道陵宅,灵根迸石无纤尘。这里的“许迈宫”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宫殿,而“道陵宅”则可能是道教人士的住所。天目山的灵根在岩石中迸发出来,没有丝毫尘埃。
  5. 含滋云雾灌泉脉,抽芽一一留馀春。这里的“含滋云雾”指天目山中的云雾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滋润泉水的脉络。天目茶在春天抽出嫩芽,每一芽都带有春天的气息。
  6. 山僧采焙趁谷雨,纸囊箬裹封题新。这里的“山僧”指的是天目山上的僧人,他们在谷雨季节采集天目茶叶并加以烘烤。用纸囊包裹好的天目茶需要重新封口,以防潮湿。
  7. 肉食贵人未知重,例取武夷罗岕空。这里的“肉食贵人”指的是贵族或权贵之人,他们不知道天目茶的价值。他们常常选择武夷山和罗岕山的茶来享用。
  8. 纷纶雪樵子心似,天目山头两泓水。这里的“纷纶雪樵”指的是雪樵子,他的心思与天目山头的两个泉水相映成趣。
  9. 独识茗柯有至理,市隐近在吴山坊。这里的“独识茗柯”指的是雪樵子独自认识到了茶树的至理。市隐近在吴山坊则暗示着天目茶的市场价值和地理位置。
  10. 坐我三脚之木床,空庭昼静啼寒螀。这里的“三脚之木床”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书房中的木头椅子,他在空荡的庭院中静静地坐着,聆听寒蝉的鸣叫。
  11. 为我手瀹鱼眼汤,须臾越碗发妙香。这里的“手瀹鱼眼汤”指的是诗人亲自为作者煮制鱼眼汤,等待片刻后香气四溢。
  12. 微参鼻观风悠飏,名山秀液入肺肠。这里的“微参鼻观”指的是诗人通过嗅觉来感受茶汤的气息和韵味。名山秀液则是指天目茶的清纯香气和滋味。
  13. 恍然置身天目顶,青神凤集树下同相羊。这里的“恍然置身”表示诗人仿佛置身于天目山顶上,与青神凤凰一同聚集在树下相互嬉戏。
  14. 雪樵子,邀我与徐丈,同作试茶之长歌。这里的“雪樵子”指的是雪樵子邀请诗人与徐丈一起创作这首茶歌。
  15. 两篇传示句清语硬肩相摩,我无笔力奈尔何。这里的“两篇传示”指的是雪樵子和徐丈共同创作的两首诗传示给读者。句清语硬肩相摩则表示诗歌的语言清晰有力,令人难以应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目茶的种植、采摘、加工等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天目茶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