縆弦兮鼓笼铜,飞雨兮江岫东。
戈彗野兮旗焰空,神之从兮建宁公。
青林兮望篝火,于菟兮弭道左。
八公山侧兮三台下,云车未来兮我心苦。
注释:
- 縆弦兮鼓笼铜:用琴瑟弹奏。
- 飞雨兮江岫东:如雨一般倾泻而下,落在了江边的山峦上。
- 戈彗野兮旗焰空:手持戈矛驱赶着野兽,旗帜在风中飘扬。
- 神之从兮建宁公:神灵跟随的是建宁公。
- 青林兮望篝火:站在青翠的树林中望着篝火。
- 于菟兮弭道左:驱赶着土豚走在道路的左边。
- 八公山侧兮三台下:八公山上侧,三座台子之下。
- 云车未来兮我心苦:希望有马车到来,但心中却感到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迎神辞,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场景和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祭祀仪式的重视。
首句“縆弦兮鼓笼铜”,用琴瑟弹奏,象征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接着“飞雨兮江岫东”,形容雨水如同飞舞一般倾泻而下,落在了江边的山峦上。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祭祀前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第三句“戈彗野兮旗焰空”,手持戈矛驱赶着野兽,旗帜在风中飘扬。这里通过描述人物动作和旗帜飘扬,进一步展现了祭祀过程中的热闹场景。同时,“神之从兮建宁公”一句也表达了对神灵和祭祀者的敬意。
第四句“青林兮望篝火”,站在青翠的树林中望着篝火。这里的“青林”和“篝火”都是祭祀时的重要元素,代表了光明与温暖。而“望篝火”则表达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句“于菟兮弭道左”,驱赶着土豚走在道路的左边。这里使用了“土豚”一词,可能是对某种动物的称呼,代表着吉祥和好运。而“弭道左”则表达了对神灵的祈求和祝愿。
第六句“八公山侧兮三台下”,八公山上侧,三座台子之下。这里通过具体的位置描写,强调了祭祀的神圣性和重要性。同时,“云车未来兮我心苦”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期待神灵的到来,又感到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