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大涤山,苍苍在天际。
扁舟似向之,转鼓溪口枻。
春晴多断流,芳信恐成滞。
寻真远未就,假道纡有计。
隐见数峰尖,屈曲随岸势。
居人尽田家,宿处问渔弟。
日落村烟生,疏梅耿幽翳。
今宵话灯下,身事同不系。

【译文】

我曾在杭州余杭道上乘坐小船游历了西溪,今天又和穆门、鹿田、江声、蔎林、龙泓、柳渔、竹田、瓯亭同乘小舟。

过去我在大涤山中游览时,只见青山巍巍耸立在天际;现在乘船归来,仿佛又见到了它,只是这次是逆着水流行驶。

春天晴好,水势畅通,可有时却因上游来水量过大,而使下游水流断绝。如果春天的景色不能及时观赏,恐怕就会成为遗憾。

要想寻到真迹,必须远涉重洋,这当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有办法可以迂回地达到目的:可以先去访问附近的名胜古迹,然后再顺流返回。

隐山见峰,山峰尖尖插入云天,曲折的山势随着岸边的地势起伏变化。

村里的居民大多是从事农作的农民,他们住的地方多在江岸附近。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村烟升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疏疏落落的几株梅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幽静。

今宵我们相聚在灯下,谈笑自若,觉得身外的一切事情都不重要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泛舟西湖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昔游大涤山,苍苍在天际。”回忆了诗人当年游览大涤山时的壮美景色。大涤山位于杭州西北郊,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景色迷人;山上的树木高大茂密,郁郁葱葱,犹如仙境一般。

颔联“扁舟似向之,转鼓溪口枻。”诗人回忆起自己曾乘船游览过大涤山的情景。当时,他乘坐一只小船沿着溪流前行,欣赏着两岸的风景;忽然间,船夫挥动长桨击打水鼓,激起层层浪花,船儿便顺流而下。此刻,他恍如置身于仙境之中,心中充满了喜悦。

颈联“春晴多断流,芳信恐成滞。”诗人感叹春天晴朗的日子虽多,但有时河水却会突然断流,使得美好的春光无法欣赏。他担心这样的美景会被耽搁而无法欣赏到,心中不禁有些惋惜。

尾联“寻真远未就,假道纡有计。”诗人表示虽然目前还无法找到真正的仙境,但只要通过假道迂回的方法就能实现愿望。这里的“假道”指的是借用他人的途径或者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假道”一词,既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又表达了对于实现梦想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记叙游览大涤山的经历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