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湖不如游雨湖,雨湖不如游月湖。
同时看月兼听雨,二事难得鱼熊俱。
沙外登舟棹徐拨,天融山暖云初活。
水月楼边水月昏,烟水矶头烟水阔。
尊前绿暗万垂杨,月痕似酒浮鹅黄。
一片蛙声遥鼓吹,四围山影争低昂。
此时坐上各无语,流云走月相吞吐。
欲润冥冥堤上花,故洒疏疏篷背雨。
合成芳夜销金锅,繁华千古随逝波。
谁把长桥短桥月,谱入吴娘暮雨歌。
雨止依然月不见,空里湖光白如霰。
归向龙宫枕手眠,粥鱼初唤流莺啭。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周邦彦的《春湖夜泛》。以下是逐句翻译:
晴湖不如游雨湖,雨湖不如游月湖。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天气下的湖景的偏好。晴朗的白天可能没有雨天来得有诗意,而下雨天的湖面则比晴天更美,因为雨珠打在湖面上,使得湖水显得更加清澈透明。
同时看月兼听雨,二事难得鱼熊俱。
这里描述了一个人在湖上同时欣赏月亮和听着雨声,这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使得他感到非常满足,因为他能够同时体验到两种不同的美感。这里的“鱼熊”指的是鱼和熊两种动物,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同时拥有两种美好的事物。
沙外登舟棹徐拨,天融山暖云初活。
诗人站在湖边,轻轻地划着船桨,看着天空中的云彩逐渐变得活跃起来。这里的“天融”可能是形容天空中云层融化的景象,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水月楼边水月昏,烟水矶头烟水阔。
在水月楼边,月光已经变得昏暗;而在烟水矶头,水面显得更加宽阔。这里的“烟水”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水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尊前绿暗万垂杨,月痕似酒浮鹅黄。
在酒杯之前,绿色的柳树已经变得暗淡;而月光的痕迹则像是一杯漂浮着鹅黄色调的酒。这里的“月痕”可能是指月光在水中留下的痕迹,而“鹅黄”可能是指月光的颜色。
一片蛙声遥鼓吹,四围山影争低昂。
远处传来阵阵蛙鸣声,仿佛有人在吹奏鼓乐;周围的山影高低错落,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鼓”可能是指模仿鼓声的声音,而“低昂”则形容山影的变化。
此时坐上各无语,流云走月相吞吐。
当所有的人沉默不语时,流动的云彩和明亮的月光相互交织在一起。这里的“吞吐”可能是指云彩和月光相互融合的情景。
欲润冥冥堤上花,故洒疏疏篷背雨。
诗人想要给堤上的花朵带来一些滋润,所以洒下稀疏的雨滴。这里的“冥冥”可能是指朦胧的天空,而“疏疏”则形容雨滴落下的样子。
合成芳夜销金锅,繁华千古随逝波。
随着夜晚的降临,花香弥漫,就像金子一样珍贵。这里的“芳夜”可能是指夜晚的美丽景色,而“销金锅”可能是指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
谁把长桥短桥月,谱入吴娘暮雨歌。
是谁将长桥和短桥上的美丽月光谱入了一首《吴娘暮雨歌》中呢?这里的“吴娘”可能是指江南的美女,而“暮雨歌”则形容夜晚的雨声如同美妙的歌曲。
雨止依然月不见,空里湖光白如霰。
虽然雨已经停止,但是月亮依然不可见;湖面上只剩下一片空灵的光影。这里的“霰”可能是指像雪花一样的小冰晶。
归向龙宫枕手眠,粥鱼初唤流莺啭。
诗人回到龙宫般的宫殿中,躺在枕头上入睡;而小鱼刚刚叫醒了流莺。这里的“粥鱼”可能是指煮熟的鱼肉,与“龙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对不同天气下的湖景和个人感受的描述,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