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亭望南山,窈窕穿翠麓。
洗心有风潭,空影覆群木。
年深寺亦残,飞鼠栖佛屋。
谁弹幽涧泉,泠泠声满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如诗句的意境、情感等。

首句“苕亭望南山”,是说诗人眺望着远处的南山,这是对眼前景色的直接描述。诗人站在苕亭上远眺,只见山势巍峨,层峦叠翠。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美景,为下文的描写作铺垫。

颔联“窈窕穿翠麓,空岩覆群木”,意思是:那翠绿的群山中,有一处清幽的地方,它穿过青翠的山麓(或“从苍翠的群山中”),空灵高远的山峰笼罩着茂密的林木,这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林风景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窈窕”指深远、幽深;“穿”,通“渡”,“翠麓”指青翠的山脚,“空岩”指高耸的山崖,“覆”字用拟人的手法写景,形象地写出了群木之繁多,“空”字点出了空寂的境界,与下句中的“泠泠”相呼应。“群木”即众木,指山上的树木。“群木”,多指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以“众木”形容山,表现出诗人喜爱山林景色的心情。这一联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窈窕”一词,不仅点出了群木之多,也暗示了群木的高大。

颈联“年深寺亦残,飞鼠栖佛屋”,意思是:寺庙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已经破败不堪,飞鼠栖息在佛像的屋檐下。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写山,山色青翠,树木茂盛;后一句写寺,寺庙破败,飞鼠居住,二者之间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寺庙荒凉破败的景象。

尾联“谁弹幽涧泉,泠泠声满谷”,意思是:是谁在幽静的山谷里弹奏泉水,清脆悦耳的声音响彻山谷。这一句是想象之词,是诗人的主观臆想。这一联是写人。诗人在山中听到有人弹琴的声音,于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那弹奏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字既指弹琴的人,又可泛指弹琴的人所弹的曲子。“幽涧”,深邃的山间小溪。“泠泠”,水声清脆悦耳。“谷”指山谷。“满”,充满。

【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苕亭时所见的美景和感受。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首联写诗人遥望南山所见;中间两联具体写诗人所见之景;最后两句想象那弹奏者是何等人物及其所弹奏之曲。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