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何人能大书,官奴俊爽力有馀。
淋漓只用扫泥帚,扫出不怕春沾淤。
化城额传裴相休,以袖揾墨蛟龙遒。
何如汪家碧山草堂里,酒酣脱帽看尖头。
睡庵老人气倜傥,青管高提盈一丈。
至今森然挂东壁,故物不与人俱往。
藤韬漆护棕丝牢,中山徒秃千兔毫。
想见盘旋跳荡发绝叫,惊电破砚翻云涛。
长枪大剑莫相笑,毛锥如此亦足豪。
君不见天竺红墙似霞起,发地扶椽看五字。
犹存手泽供摩挲,后代良孙解驱使。
后代良孙解驱使,翻身使臂不使指。
何当直上天柱峰千尺,一波一磔当空掷,山魈木客皆辟易。
碧山草堂,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故宅。他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写竹,人称“竹圣”。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以赞美汪元量竹画为内容。
第一、二句:赞他大书竹事。
“古来”二句:说他的笔力雄厚。
“化城额”二句:说其挥毫泼墨之妙。
第三、四句:说其画竹的用笔如龙蛇游动,气势雄壮。
第五、六句:赞其作品有神采。
第七、八句:说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与古代画家相媲美。
第九、十句:说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第十一、十二句:赞其人品高洁,气度不凡。
第十三、十四句:说他善于观察事物,能发现美的事物。
第十五、十六句:说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法描绘出竹的美。
最后两句:说他的竹画有神韵,让人看了后感到惊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赞美汪元量竹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他作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通过赞美竹子的坚韧不拔、生机勃勃以及汪元量精湛的书画技艺,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艺术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诗中通过对竹子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特点和魅力。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寓意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竹子也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希望,寓意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此外,竹子还象征着高雅的品质和修养,寓意着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追求和努力。
诗中还通过赞美画家的技艺和才华,展示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创作出了精美的画作,使人们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同时,画家的作品也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激发了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诗中通过对画家人品和气质的描写,展现了画家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画家以其深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了一位受人敬仰的文化名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这首诗以赞美竹子和画家的技艺和才华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美好形象和画家的卓越才华。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艺术家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