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非捷径,因雨亦窘步。
前峰日尚明,飞洒空涧树。
同心二三子,复兹不期遇。
桥亭憩华构,目尽嵓洞趣。
苔滴佛螺秋,云归客衣暮。
淙潺石上水,导我寻微路。

初秋同旭瞻在庭园中种植兰花,游览西山的第四首诗是第三首《春淙亭遇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山行非捷径,因雨亦窘步。
  • 【注释】:山间的小路并不是直通的,因为下了雨,行走变得更加困难。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艰难与不易。山路崎岖,即使不是直接的路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同时,下着雨,使得原本就不平坦的小径更加难以通行,增加了旅途的难度。
  1. 前峰日尚明,飞洒空涧树。
  • 【注释】:前面山峰上的阳光依然明亮,阳光照在空荡荡的峡谷中的树上。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到山巅,照亮了前方的山峰,给山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阳光洒落在峡谷中的树木上,形成一幅光影交错的美丽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1. 同心二三子,复兹不期遇。
  • 【注释】: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意外地在这里相遇了。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旅途中的意外相逢的喜悦之情。虽然大家事先没有约定要在这里相遇,但命运却让他们在这里相聚,这种意外的相遇增添了旅途的乐趣和意义。
  1. 桥亭憩华构,目尽嵓洞趣。
  • 【注释】:我们在桥亭里休息,欣赏周围的美景。
  • 【赏析】:这句描绘了在桥亭中休息时所看到的美景。桥亭是一个优美的建筑,它不仅为行人提供了休息的地方,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周围景色的好位置。这里的“嵓洞”可能是指周围的山洞或峡谷,给人一种神秘和壮丽的感觉。
  1. 苔滴佛螺秋,云归客衣暮。
  • 【注释】:小溪边的苔藓滴落的水珠,如同佛塔上的螺旋形图案一样美丽。傍晚时分,云雾渐渐散去,夕阳西下,我的衣服也被染上了淡淡的余晖。
  • 【赏析】:这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小溪边的苔藓上滴落的水珠晶莹剔透,如同佛塔上的螺旋形图案一样美丽,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随着天色渐晚,云雾开始消散,夕阳西下,天空中的色彩变得丰富而多彩,仿佛被余晖染红。这样的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
  1. 淙潺石上水,导我寻微路。
  • 【注释】:淙淙的水声潺潺流淌,它引领着我去寻找那隐秘的小径。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发现了一条隐秘的小径的惊喜之情。淙淙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这条小径的故事,它引领着诗人走向未知的道路。这条小径或许不那么显眼,但它却是通往美景的关键所在,让人感到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奇妙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山行”、“遇雨”等关键词,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同时,诗句中蕴含的友情、美景、自然之美等元素也构成了整首诗的丰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