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合双鬟最小身,秦淮明月白门春。
汉宫莫话昭阳事,更有人闲返卧人。

“未合双鬟最小身,秦淮明月白门春”注释:这句诗中“未合双鬟”指的是小周后尚未拥有双髻,“最小身”则是指她的娇小身躯。而“秦淮明月”,则是用南京秦淮河水的明月作为背景。“白门春”则是指春天的南京,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题周兼南唐小周后写真四首》中的其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小周后的娇小形象和她在秦淮河畔的春日风情。以下是对这首诗更全面的解读:

  1. 诗句解析
  • “未合双鬟最小身”描绘的是小周后还未完全展现出她的美貌,她仍然保持着一种青涩和纯真的状态。
  • “秦淮明月白门春”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秦淮河畔的明月映照着南京城的春意盎然。
  1. 情感表达
  • 这首诗通过对小周后未完全展现的娇小身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她尚未成熟之美的欣赏。
  1. 艺术手法
  • 厉鹗采用了典型的意象叠加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南唐和小周后的历史背景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1. 赏析
  •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小周后的独特眼光和深刻理解。他不仅关注她的外表,更关注她的内在美和精神风貌。这种对美的全面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洞察。
  • 此外,这首诗也展示了厉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

厉鹗的《题周兼南唐小周后写真四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