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檐万玉翠森森,回合空潭倒影深。
若似此君何用洗,多生无垢亦无心。
洗心亭看竹
万玉遮檐翠森森,空潭回合倒影深。
若似此君何用洗,多生无垢亦无心。
译文:
万玉簇拥的亭子,青翠欲滴。
潭水回环如画,倒影深远。
如果真像这样的人,何必用洗涤?
即使一生未曾沾染尘埃,心中也无杂念。
注释:
- 万玉遮檐(万玉:形容竹林茂密,遮檐:形容竹林高大,遮住了屋顶): 指竹林覆盖着整个亭子,显得十分清幽。
- 翠森森:形容竹子颜色深绿,密集而茂盛。
- 空潭(空:形容词,形容水面清澈见底;潭:水潭): 指水中没有其他杂物,只有水和石头。
- 回合(形容水流回旋曲折):形容水面波纹荡漾,形成美丽的图案。
- 倒影深:形容水面的倒影非常清晰,仿佛有实物在水里映出。
- 此君:代指自己。
- 洗:这里指洗涤、净化心灵。
- 无垢:佛教语,指纯净无暇。
- 亦无心:意思是即使心中有杂念,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洗心亭周围的竹林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首句“万玉遮檐翠森森”描绘了竹林茂密、色彩深沉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次句“回合空潭倒影深”,则进一步描绘了水潭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第三句“若似此君何用洗”,诗人反问自己,既然已经如此美丽,何必再去洗涤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我的反思。最后一句“多生无垢亦无心”,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鼓励,意味着即使生活中充满了杂念和烦恼,只要内心保持清净,就能超脱于世俗之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又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