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作神仙亦号顽,日长无客共萧闲。
郁洲家似邴根矩,退谷铭如元次山。
水鸟求鱼冲苇外,幽花缘竹出墙闲。
城东若役高人梦,带雨篱门未上关。

【注释】

次韵答石贞石雨中见怀:这是一首和韵诗。石贞石,名不详,与作者为友,其人以诗文著称于当时。见怀,指石贞石的来信。

便作神仙亦号顽:即使做了神仙,也还称不上聪明。

日长无客共萧闲:日子过得悠闲,没有朋友相伴。

郁洲家似邴根矩:郁洲,今山东东平西南,古地名,有邴姓。邴根矩,即邴原,东汉北海剧(今山东昌邑县)人。原字伯良,因避汉灵帝刘宏讳,改称邴根矩。

退谷铭如元次山:元结,唐文学家,元次山是他的名字。

水鸟求鱼冲苇外,幽花缘竹出墙闲:水鸟向芦苇中飞去,寻鱼而栖;野花生长在篱墙旁,不惹人注目。

城东若役高人梦,带雨篱门未上关:城东如果有个高人在梦里,那么我带雨归来,却还没有上那道关门。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对石贞石的信作了即席应和,内容是写自己的闲适生活。

开头两句“便作神仙亦号顽,日长无客共萧闲”,说即使成了神仙,也还称不上聪明,过着悠闲的日子,也没有客人来相伴。这两句用典,《晋书》中记载,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等人均是“竹林七贤”。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乐,时或赋诗论文。有一次,有人请山涛来参加他们的聚会,山涛推辞不去。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山涛,信中写道:“近得六君子书,谈欲相邀,既以孤陋不堪大齿之列,又以非栖逸者,不愿复为戚戚。”这就是所谓的”竹林七贤”的故事。这里诗人用此典故表明自己虽然隐居山林,但并非真正的隐士。

下面四句“郁洲家似邴根矩,退谷铭如元次山”和“水鸟求鱼冲苇外,幽花缘竹出墙闲”,是进一步描绘自己的生活情趣。《太平御览》引《高士传》说,汉朝时的邴原,字根矩,曾任郁洲太守,他治理郁洲时,使那里的百姓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因此人们称赞他是“东海名臣”。《太平御览》引《汉书》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元帝诏封元始公为“关内侯”,食邑二千户。他的子孙世袭这一封号爵位。这里的“元次山”,当是指元顺,即元顺子。

五、六句“城东若役高人梦,带雨篱门未上关”,则是写他归家后的情景。诗人说,我在城东梦见一个高人,他正在梦中为我安排家务事务。待我从梦中醒来回到家里一看,发现雨已经停了,但篱门还未关上。这一句中,诗人用了两个“门”字,前一个“门”指篱门,后一个“门”指家门。

这首诗的大意就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隐居山林的生活,表现了他安分守己、淡泊名利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