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名在碧霄曾,十月探奇喜未冰。
洞里天低堪倚杵,嵓中岚暗尽篝灯。
山书字合仙人识,风佩诗非俗子称。
尚忆当年腰脚健,赤城有约试飞腾。
【注释】
重游大涤洞天得诗三首 其二:
重游,指重游大涤洞天,即重访大涤寺。
重游大涤洞天得诗三首:
这是杜甫的组诗。
前身名在碧霄曾,十月探奇喜未冰。
前身,这里指大涤洞天的僧人。
碧霄曾,指佛门。
“十月”句:意谓十月重访大涤,发现洞中之奇。
十月探奇喜未冰:意谓十月重访大涤,发现洞中之奇。
探奇,指游览洞中景物。
喜:高兴、惊喜。
未冰,指尚未冰冻。
洞里天低堪倚杵,嵓中岚暗尽篝灯。
洞里天低,意谓洞内空间狭小。
堪倚杵,意谓可以依靠着棍子站立。
嵓(zhōu)中,意谓山中。
嵓中岚暗,意谓山中雾气昏暗。
尽,全、都,全部的意思。
篝灯,指燃火把照明。
篝,通“钩”,用绳子或藤条做成的长柄灯。
【译文】
重游大涤洞天得诗三首 其二:
我前世曾是大涤寺里的僧人,十月重游洞中,发现洞中景色奇特而欣喜不已。
洞内空间狭小,可以依靠着棍子站立;山中云雾弥漫,点起篝灯才能看清路景。
山中字迹与仙人相合,诗中风佩与俗子不同。
还记得当年身体矫健,曾经与仙人约定一同乘船飞升。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重游大涤寺后写的一组诗之一。
第一联:“前身名在碧霄曾,十月探奇喜未冰。”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前身曾在大涤寺修行,十月重游大涤洞天,发现洞中之奇。
第二联:“洞里天低堪倚杵,嵓中岚暗尽篝灯。”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洞中空间狭小,可以依靠着棍子站立;山中云雾弥漫,点起篝灯才能看清路景。
第三联:“山书字合仙人识,风佩诗非俗子称。”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中的字迹与仙人相合,诗中风佩与俗子不同。
第四联:“尚忆当年腰脚健,赤城有约试飞腾。”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还记得当年身体矫健,曾经与仙人约定一同乘船飞升。
这首诗以重游大涤洞天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大涤洞天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洞中景色的描绘和对仙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