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襆被共出城,疏林明月唐栖行。
悠悠徒抱文字癖,落落但话江湖情。
四十五日夜方永,一百八声钟最清。
朝阳初上睡翻著,船头已见含山迎。

【注释】

  1. 唐栖:唐代的名胜。
  2. 谢山:作者的朋友,名字未详。
  3. 衾被(qīn bèi):指卧具。
  4. 疏林明月:指月亮照在稀疏的树林中。
  5. 悠悠:形容思绪深远。
  6. 落落:形容人不拘小节,豪放不羁。
  7. 四十五日夜方永:指四十五天后夜才过完。
  8. 一百八声钟最清:指寺庙中的大钟声响起时声音特别悠扬。
  9. 朝阳初上睡翻著(zhān zhuó):早晨阳光刚刚升起的时候,作者正在睡觉。
  10. 船头已见含山迎:指从船上望去,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在迎接着太阳。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写的是诗人和朋友谢山在唐栖月夜泛舟的情景。全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首联写诗人与朋友出城游玩。“故人”指朋友,“襆被”即卧具。“同出城”表明出游的目的,“疏林明月”则描绘了游历过程中的自然风光。

颔联描写诗人的闲适之情。“徒抱文字癖”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爱好,“落落但话江湖情”则描绘了他在旅途中随意聊天的洒脱态度。

颈联通过时间的推移来表达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受。“四十五日夜方永”说明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而“一百八声钟最清”则描绘了寺庙中大钟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也增添了诗意。

尾联以日出和远山迎接为画面,描绘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