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鸥波色染蓝,旧家曾记住城南。
客游落托思寻藕,生小缠绵学养蚕。
失母可怜心耿耿,背人初见发鬖鬖。
而今好事成弹指,犹剩莲花插戴簪。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门外鸥波色染蓝,旧家曾记住城南。
- 门:这里可能指家门或家门前的景致,与鸥鸟的波涛相映成趣。
- 鸥波:鸥鸟在水波中游弋的景象。
- 色染蓝:形容水波颜色深蓝,如同被墨水染过一般。
- 旧家:过去居住的地方,此处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
- 记:记忆,指对旧家的深刻记忆。
- 城南:通常指靠近城市的地方,可能是作者儿时的故乡。
- 客游落托思寻藕,生小缠绵学养蚕。
- 客游
落托
:形容漂泊的生活和孤独的情绪。
- 思寻:思念,寻找。
- 藕:一种食物,常用于烹饪。
- 生小缠绵:比喻童年时期对事物的喜爱和依恋。
- 学养蚕:学习养蚕的过程,象征学习和成长。
- 失母可怜心耿耿,背人初见发鬖鬖。
- 失母:失去母亲,可能指丧母之痛。
- 心耿耿:内心充满悲伤和怀念。
- 背人初见:独自一人面对他人时的情景。
- 发鬖鬖:形容头发凌乱、不整齐的样子,可能暗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而今好事成弹指,犹剩莲花插戴簪。
- 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弹一下手指一样。
- 好事:可能指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光,如快乐、成功等。
- 成:完成,实现。
- 莲花: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纯洁和高洁。
- 插戴簪:将花朵插在发髻上,作为装饰品。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亡母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生活变化,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诗中的“门前鸥波”与“旧家曾记住城南”,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哀伤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而“失母可怜心耿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不舍。最后,“而今好事成弹指,犹剩莲花插戴簪”一句,既是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亡母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