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佩含景,丹房㢠在东。
开窗俯尘世,坐树御天风。
白羽花闲骥,青衣泉上童。
日长能省事,吹笛此山中。
立夏后的第二日,我与敬身一起到重阳庵拜访薛尊师,在薛尊师的房间里
有客人佩带着含景,丹房在东边
打开窗户俯视尘世,坐在树上御风
白羽花闲适的马驹子,青衣泉上的孩子
日子长久能省事,在这里吹奏笛子
注释:
- 立夏:古代节气名,表示夏季开始。
- 同:一起。
- 敬身:人名。
- 授衣:给衣服。
- 过重阳庵:去重阳庵。
- 薛尊师:指薛尊师这个人。
- 含景:佩带的饰品,这里可能是指玉佩之类的饰品。
- 东:东方。
- 开窗:打开窗户。
- 尘世:世俗世界。
- 坐树:坐在树下。
- 天风:天上的风。
- 白羽花:白色的花朵。
- 闲适:悠闲自在。
- 青衣:黑色的衣服。
- 泉上童:泉水边的孩童。
- 省事:减少麻烦。
- 吹笛:吹奏笛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日山中生活的诗。首句“立夏后二日”,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同敬身授衣过重阳庵薛尊师房”,诗人与朋友一起去重阳庵拜访薛尊师,并给他送衣服,表现了诗人对薛尊师的尊敬之情。三、四两句描写了薛尊师的住所环境,窗外可以看到尘世,坐在树下可以享受天风。五、六句则描绘了薛尊师的居所环境,白色花朵和黑衣服的孩童,以及悠扬的笛声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认为生活中的事情可以减少,而在这里吹奏笛子是一种享受。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