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磴盘空出,危峰架屋低。
云光在其下,帆影尽于西。
身世浮杯似,年华过鸟齐。
禅寮容自恣,筇杖约重携。
注释:
- 双峰阁:一座高耸的山峰,两座山峰相对,形如双峰。
- 绝磴盘空出:从山顶的石阶一直延伸到天空,如同盘在空中的梯子。
- 危峰:高峻的山峰。
- 架屋:建在山峰上的小屋,形容山势险峻。
- 云光在其下:云雾缭绕在山峰之下,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帆影尽于西:夕阳下的帆影已经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线上。
- 身世浮杯似:比喻自己如同一杯漂浮的酒,随时都可能消失。
- 年华过鸟齐:比喻时间的流逝像鸟儿飞过一样快速。
- 禅寮容自恣:在禅宗寺庙里可以随意自在地生活。
- 筇杖约重携:携带着轻便的竹子制成的手杖,可以随时使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双峰阁美景和诗人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双峰阁的自然景观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首句“绝磴盘空出”,描绘了双峰阁的高峻和险要,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诗人以“绝磴”来形容山路陡峭,仿佛只有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形象地表达了双峰阁的险峻。
“危峰架屋低”,进一步描绘了双峰阁的壮丽景象。诗人用“架屋”来形容山峰如同房屋一样坚固,又以“低”字突出其雄伟壮观。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示了山峰的高大,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第三句“云光在其下”,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峰之巅,俯瞰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在其下”指的是云雾笼罩着山峰,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诗人通过对云雾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帆影尽于西”,诗人以日落时分为背景,描绘了夕阳下的帆影逐渐消失在西方地平线上的情景。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时间的变化,又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而思考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身世浮杯似”,比喻自己如同一杯漂浮的酒,随时都可能消失。这里的“浮杯”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而“年华过鸟齐”,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像鸟儿飞过一样快速。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和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叹息。
末两句转向内心感受。“禅寮容自恣”,在禅宗寺庙里可以随意自在地生活。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愿望。而“筇杖约重携”,则是诗人携带轻便的手杖,可以随时使用的形象描绘。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又体现了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双峰阁的自然景观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生、岁月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