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凡几曲,曲曲月随船。
别浦春寒浅,名园夜色偏。
鸟惊千树雪,人语数峰烟。
不待参横后,临行一惘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注释:
- “溪流凡几曲” - 描述溪流弯弯曲曲的样子,暗示着旅途中曲折或复杂的情况。
- “曲曲月随船” - 月亮随着船只的移动而移动,表达了夜晚在水上旅行的宁静与美丽。
- “别浦春寒浅” - 指的是春天时,远离岸边的水域(别浦)开始感受到春寒(浅)。
- “名园夜色偏” - 描述园林在夜色中显得特别美丽,可能是因为月光或者夜色本身的原因。
- “鸟惊千树雪” - 描述鸟儿被树枝上的积雪惊动,可能是指树枝上积雪如雪般洁白。
- “人语数峰烟” - 描绘人们在山峰间的对话声,如同烟雾一样缥缈。
- “不待参横后,临行一惘然” - 意味着在离开时,诗人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舍。
译文及赏析:
我乘舟夜游西溪山庄,
溪水蜿蜒曲折多曲折,
月儿随船缓缓移动去。
远离岸滩春意渐浓寒,
园林夜色迷人更显娇。
鸟鸣惊飞千万枝雪白,
众人交谈宛如烟雾绕。
离别之时心情乱纷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泛舟旅行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诗人捕捉了夜晚旅行中的美景与情感。首句“溪流凡几曲”奠定了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旅途中所见景色的多样性和美丽;“曲曲月随船”则描绘了夜晚在水面上的宁静景象。
第二句“别浦春寒浅”,展现了春天时,溪边水域开始感受到初春的寒冷,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第三句“名园夜色偏”,则是说园林在夜色中显得尤为动人,可能是由于月光的映照或是夜色本身的柔和。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鸟声、人语等细节,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旅行的场景。“鸟惊千树雪”形象地描绘了鸟儿被树枝覆盖的白雪所惊吓的情景,增添了诗意和动感。“人语数峰烟”则形容人们交谈的声音如同烟雾一般飘渺不定,增添了一种朦胧和神秘感。
最后一句“不待参横后,临行一惘然”,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时的复杂情感。这不仅仅是因为行程的结束,更是因为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感到迷茫和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微妙抒发,构建出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夜晚旅行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语言和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带有些许梦幻色彩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